第150章 我国封建社会魏晋南北朝时期4(2 / 2)

加入书签

,须三次握;吃一顿饭,须三次吐出食物,表示热情虚心。

)起以待士,犹恐先天下之贤人。”

(引自《史记?鲁周公世家》)

与曹操同时代的一名良医——华佗,是不得不写的一位大人物!

华佗年幼时就确立了解救苍生苦难的理想,成年后,不以出仕做官为荣,而选择了以医为业,替百姓看病,并矢志不移。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通过精研前代的医学典籍,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加以归纳总结,创立新的学说,自成一派。

他天资聪颖,学习得法,理论联系实际,医术迅提高,成为远近闻名的医学家。

中年时期,深入民间,为百姓治病,足迹遍及今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广大地区。

华佗在临床诊治方面,灵活运用养生、针灸、方药和手术,辨证施治,疗效极好,被誉为“神医”

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尤擅外科。

华佗医术高,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最突出的是用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

例如《三国演义》里为关公做手术,刮骨疗伤;为曹操扎针灸,使其久治不愈的头痛立止。

之后曹操把不愿意专为曹家人治病留在曹府的华佗,抓回来继续为他治疗头风病,华佗直言要剖开头颅实施手术,曹操以为他要谋害自己,就把他杀死了。

之后曹操后悔莫及。

华佗晚年着有的许多部着作都已失传,他还明了一套“五禽戏”

来强身健体,并培养了许多弟子,都成为了有名的良医。

曹操还做了一件传世的好事,就是把外嫁匈奴的才女蔡文姬接了回来。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博学多才,有很强的记忆力,对音律的造诣极高。

她一生遭遇悲惨,195年为匈奴骑兵俘虏,被迫嫁给南匈奴左贤王。

在匈奴生活了12年,生了二个小孩,但却日思夜想着家乡。

曹操是蔡邕的好朋友,他同情蔡文姬的遭遇,更爱惜她的才能,208年曹操派遣特使,带着厚礼到匈奴把文姬赎了回来。

在曹操的授意下,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了原来家藏四千多卷书籍中的四百多篇典籍。

她还写得一手好诗,着名的《胡笳十八拍》,便是她写的一长篇抒情诗。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