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7(2 / 2)

加入书签

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19、入:在里面。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bi必音):同“弼”

拂士:辅弼的贤士。

20、出:在外面。

21、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因而得生。

22、死于安乐:安乐能使人怠惰,以致身亡。

孟子的主要着作:

5)《揠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子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释义:

《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的寓言故事。

宋人揠苗,不符合禾苗的自然生长规律,是本着主观意图盲目地蛮干,所以非徒无益,而且有害。

从而说明不按客观事物展规律,任凭主观愿望办事的主观主义所产生的危害。

译文(参考):

一宋国人忧虑他种的小苗不长而拔了它一下,之后昏乱地回了家,对家里的人说:“今天我很疲倦,儿子到田里去帮助小苗快点长大。”

儿子去到田里一看,小苗已经枯萎了。

全天下不想让小苗快点长大的人很少!

以为助苗快长无益而不这样做的人,是不耕耘小苗的;帮助小苗长大而拔苗的人,非但无益而且有害。

注释:

1、闵:同“悯”

,忧虑。

揠(ya亚音):拔。

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昏乱的样子。

3、这句说:对他家里的人说。

4、病:疲倦。

5、槁:枯。

6、寡:缺少。

7、舍:同“舍”

,弃去。

8、徒: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