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1024章 温情依旧(2 / 6)
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周阳的儿子周子轩,也已经从大学毕业,进入了轧钢厂工作。他没有直接进入管理层,而是从基层的技术岗位做起,跟着厂里的老师傅们学习。周阳对儿子说:“子轩,轧钢厂的未来要靠你们年轻人了。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干起,才能真正了解企业,把它建设得更好。”
周子轩点点头,认真地说:“爸,我知道。我会努力的,不会辜负您和爷爷的期望。”
在周胜、周阳和周子轩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轧钢厂不仅在国内钢铁行业保持着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企业的发展成果不仅惠及了员工和股东,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院里的故事还在继续,周家人的传奇也在代代相传。他们用自己的奋斗和奉献,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梦想与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天,大院里又像往常一样热闹。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树下聊天。周胜坐在轮椅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对身边的周阳说:“阳阳,你看咱们大院,多有活力。孩子们都这么有朝气,咱们轧钢厂的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
周阳看着父亲,又望了望远处正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子轩,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这种奋斗和传承的精神一直延续下去,轧钢厂的明天,大院的明天,都会更加美好
周子轩把最新的耐候钢研发报告摊在周胜面前的小桌上,阳光透过顶层阳光房的玻璃,在纸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斑。周胜戴着老花镜,手指轻轻摩挲着报告上的参数,浑浊的眼睛里却闪着光:“耐候钢……好啊,当年我们盖厂房,最怕的就是钢材生锈,一场雨下来,墙皮都跟着掉。现在你们能让钢材在酸雨里二十年不烂,真是……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周子轩挨着爷爷坐下,帮他把滑落的毯子盖好:“爷爷,这多亏了您和爸爸打下的基础。现在我们用的是纳米涂层技术,把防腐层像给钢材穿了层‘隐形防护服’。而且这技术不光能用在建筑上,还能做桥梁、做船舶外壳,市场大得很。”
周胜点点头,又像是想起什么,声音低了些:“你爸爸……现在担子更重了吧?”
“嗯,”周子轩眼神亮起来,“爸最近在忙国际标准的事。咱们的氢冶金技术不是领先嘛,他想牵头制定全球氢基钢的生产标准。前几天跟欧盟那边的专家视频会议,从晚上七点开到凌晨一点,结束了还跟我讨论条款细节呢。”
周胜笑了,皱纹在眼角堆成温柔的沟壑:“你爸啊,跟我年轻时候一样,一工作起来就不要命。不过也好,有你们年轻人帮衬着,他能轻松点。”
正说着,周阳的电话打了进来。周子轩把手机递到爷爷耳边,周阳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旅途的疲惫却依旧沉稳:“爸,我刚到布鲁塞尔,跟欧盟标准化委员会的人见了面,初步谈得不错。子轩在你那儿吗?让他接个电话。”
周子轩接过手机:“爸,您到了?那边时差适应吗?”
“还行,”周阳的声音顿了顿,“子轩,耐候钢的市场推广方案,你再跟销售部碰一下。还有,德国蒂森克虏伯那边又发来了新的技术需求,关于氢冶金和智能产线融合的,你抽空看看,提提想法。”
“好的爸,我记下来了。对了,您这次去欧洲,要不要顺便看看咱们在蒂森克虏伯的合作厂?我听李工说,那边的改造进展挺顺利。”
“嗯,行程里有安排。你在厂里盯紧点,尤其是‘钢铁大脑’的升级,下个月德国专家要来考察,不能出岔子。”
挂了电话,周子轩看着窗外厂区里高耸的烟囱——那烟囱如今已经不再冒烟,取而代之的是几座银白色的氢气储罐,在阳光下闪着科技感的光泽。他忽然觉得,爷爷口中“好时候”,真的是实实在在地落在了他们这代人身上。
周子轩回到车间时,正赶上“钢铁大脑”2.0版本的上线测试。中控室里,巨大的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厂的数据:原料库的矿石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