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慕容部(1 / 6)
“所以希望仍存,是吗?”
“是的。”
“但它不会印证在燕国身上,对吗?”
“是的。”
当那涉及人性的贪婪无度,还有人性的天真美好的对话行至终点,
孙恩面对后辈,发出了爽朗轻松的笑声。
他说:
“天底下万般事,总是开头难。”
“而前所未有过的东西,让人接受起来,便更加艰难。”
“但种子已经出现,哪怕此世没有供它生长的土壤,以后也总归会有的。”
后生还想要再说些什么,
比如他对人性的怀疑,
比如他对肉食者节操的忧虑,
比如千百年后,权贵手里的刀剑会不会变得更加锋利,让百姓即便肝脑涂地、前仆后继,也难以反抗……
但最终,
他只是对着孙恩点了点头。
希望即便转瞬即逝,
可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之所以能够得到上帝的喜爱,不正是因为那天真又倔犟的举止吗?
只要人不放弃自己,
天地便不会放弃这生存于自己怀中,可爱又可恨的生灵。
“燕国那边你不必回去了。”
“既然在这里过的开心愉悦,那在这里生活也是可以的。”
末了,
孙恩这样对后生说道。
从燕国到鲜卑,高山难越,只能绕行。
这便使之艰难许多。
何况燕国许多事,连孙恩这位燕公都不忍再看,又何必拉着别人去受苦呢?
种子已经播下,
风雪压住了那孱弱的幼苗,
没有改天换地的力量,也没到改天换地的时机,也没必要死磕那里。
以弱小而求生存,又不想卑躬屈膝,为强者奴婢,那自然需要身段灵活一些,于四处游动,把握好机会再出手。
“鲜卑是东胡之后,而后者同诸夏邻居,已有千年之久,有着不小的纠葛。”
“如果你有心为诸夏做些什么,不如就在这里继续教化他们,以免来日兴起争端。”
泰西的诸夏之国,连那些杂毛色目的日耳蛮、塞尔蒂人都能吸纳成为臣民,如今那位刘氏楚国的国君,更是一副碧眼紫髯的长相。
没道理中原这边,还不能将同为黑发黑眼的蛮夷们炼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当然了,
按照君子们的挑剔,想来也只有听话懂事的,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
“鲜卑为乌桓、匈奴所隔,距离中原遥远,其风夷气少去,仍有被发左衽之俗。”
“然而北匈奴远去后,鲜卑瓜分得了好些草场人口,势力已然得到兴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