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罗马国教(1 / 6)
当大贤良师来到罗马时,
这里的居民为他发出了无数的欢呼。
奥古斯都也来到自己的宫殿之外亲自迎接,然后拉着对方的手,一同进入宫廷。
两位老者相对坐下。
奥古斯都没有带上他的皇冠,大贤良师也只是将上帝恩赐下来的九节杖,随意的拢在怀里。
当美食、美酒相继送上,
仆人又按照君主的吩咐,纷纷退下去后,
奥古斯都在静默的宫廷中开了金口:
“行走于世间的圣者,我想要向您咨询一些问题。”
“请说。”
于是奥古斯都抚摸着自己的胡须,略过心中驳杂的念头,随后说道:
“我听诸夏有一位仁爱的圣贤,曾提出过‘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神不在乎。”
奥古斯都的眉毛动了动,“至高的神不在乎人?不在乎人对祂的祭祀和崇拜吗?”
这与他熟悉的教派经文并不一致。
即便是朱庇特,或者上一版本的宙斯,
在神话传说中,都有不少降下罪责,驱使凡人为之拜倒、奔波的事迹。
这是祭祀们高贵的理由,
也是神庙得以凝聚财富的原因。
不过,
奥古斯都想起那被使者从中原、从新夏、从西秦收集来的诸多道派经书,心中又有些释然。
其中讲话最玄乎的新夏经文,都更加倾向于劝导世人向善、体悟自然,而不是恐吓世人不捐赠、不信从就有罪。
如此,
还真是“神不在乎”。
这样一看,
能说出“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的先贤,其智慧的确远超世俗。
起码到现在为止,
罗马还没有出过这样的人物。
哦,
隔壁希腊倒是出过不信神的,可惜给灌药灌死了。
大贤良师也笑起来,“神灵为什么要贪图凡人的东西呢?”
“天与地,都是归属于祂的存在。”
“而世间之人,都是依附于天地的。”
“世人所能得到的,自是神灵固然所有之物,又何须令人再供奉给他呢?”
奥古斯都听了,便沉默下去。
一会后,
他才缓缓开口,询问大贤良师,“上帝不在乎许多东西,但对中央之国的法度道德,应该是比较喜爱的,对吗?”
大贤良师没有否认,只平静的点了点头。
于是奥古斯都的目光从对方微微卷曲的头发和胡须上扫过。
“罗马和中央之国相距实在遥远,而且诸夏也有‘因地制宜’、‘橘生淮南’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