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王景(4 / 6)

加入书签

洛阳的方向,一张吸满了黄河水的老脸上,又添了几分惆怅。

    何博看不得他这样忧愁,便将王延世变回了自己熟悉的锦鲤模样,提着他的尾巴说道:

    “天底下能治理河水的人才固然难得,可绝对不止王景一个。”

    “你经历了前汉之末和新莽的时代,心里对治水的关键在哪里,还没点数吗?”

    治理黄河这样的大工程,

    除了需要人才之外,

    还要投入无数的钱财和精力!

    没钱没时间,

    谁愿意去河堤上扛沙包呢?

    建武十年的时候,

    皇帝就派人议论修缮河堤的事,结果因为群臣反对而停止。

    究其缘故,

    便是由于当时天下还未统一,国库还不够充实,民力也没有恢复。

    至于为什么眼下已是建武二十八年,国力有所积蓄的皇帝仍旧没有重议修河筑堤之事?

    则是因为其斗争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才做十年皇帝的刘秀,年未四十,还有些年轻时的热血和斗志。

    而其下臣子,也因为统一天下的压力,被紧紧团结在了他的身边,很少有反对他决议的。

    是以那时修河失败,的确是因为没钱。

    百姓苦于洪水,

    可天下土地这么多,总有黄河淹不到的地方。

    战乱初定时,人口也远不如前汉的充盈,没必要浪费人力,去跟黄河这位陷入狂躁的“母亲”对抗。

    古人说过:“小杖受大杖走。”

    中原这么大,总有地方可以耕耘的。

    何况若不让人多多的种地,多多的收获粮食,国库怎么办?作战的后勤怎么办?他们的富贵怎么办?

    今汉虽然也是汉,

    可总不能真的跟前汉一样,为了更快更好的填充国库,而让皇帝带着群臣坐牛车穿布衣吧?

    前汉开国的人是什么身份?

    今汉开国的人是什么身份?

    他们才不愿意效仿前者呢!

    不然的话,

    怎么能彰显出今汉的进步?

    他们是让天下恢复安定的功臣,岂能再受额外的奔波和苦难?

    但眼下,

    天下已然一统,

    以河北豪强为代表的力量,也跟着勃然兴起。

    在失去了黄巾军的压力后,谁会乐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呢?

    即便先前的种种革新,使得河北失去了很多,可根基仍旧存在。

    只要天下还有高低贵贱的分别,

    财富就会如同河水,向着它既定的方向流转。

    后者从高到低,

    前者从下到上。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