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南洋(2 / 4)

加入书签

待在船只上,等待那未知的陆地出现在遥远的天尽头。

    想到这里,

    吕鹏又回忆起,当年东瀛齐国的人,还曾跟新夏的使者有过约定:

    那个时候,

    新夏刚刚获得周天子的册封不久,还对祖地怀抱着深切的向往和崇拜,

    他们的使团经常会来到中原,访问当时并立的七国。

    那个时候,

    东瀛的齐人很多,还是田仲舟的追随者,他们还没有忘记当年出海寻找新陆地的豪情壮志。

    加上齐国仍然存在,还可以成为东瀛的依靠和倚仗,

    所以当时东瀛齐人的心态,是很正常,很昂扬的。

    两支各奔东西的探索者,就在那个时候相遇,并做出了“相会于天尽头”的约定。

    奈何如今,

    物是人非。

    吕鹏对当初的约定,连想都不敢想了,何况实现它呢?

    越是学习,

    便越能察觉到自己的无知和弱小。

    何博见他这样,便安慰他道:

    “何必这般气馁呢?”

    “东方不亮南方亮嘛!”

    以现在东瀛造船的能力,的确难以远渡重洋,

    一旦出海向东,完全就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但飘飘荡荡的往临近的岛屿去,却是可以的。

    正好,

    南边的类人猿猴太多,

    也的确需要诸夏君子的教化。

    吕鹏就叹息着说,“南边也不容易去啊!”

    “东瀛的北部,还有很多倭人、虾夷存在,他们时常会过来侵扰,让我王难以将国中精力,放在航海之事上。”

    “这个的确是问题。”

    何博听他这样讲,只点了点头,但还是说,“要有梦想嘛!”

    “自己这一代不行,可以交给下一代啊!”

    再如何,

    也得为后人指引方向,不能失去胸膛中那股进取的锐气!

    “田仲舟这个老祖宗,都没有对着海面唉声叹气的,你这个年轻后辈又凭什么如此呢?”

    何博笑呵呵的给吕鹏递去一杯酒,并对他说,“我还希望你可以渡海远行,找到那位先贤的遗踪后,将之告诉我呢!”

    “我心里也有这样的想法,只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做到!”

    在吕鹏看来,

    那位敢在百年前就渡海远航,为之后齐国本土沦陷,齐人迁移到东瀛奠定基础的老前辈,

    实在是胆大包天,

    也实在是令人钦佩。

    “只是你既然对海外之事好奇,又为何不自己出海呢?”

    饮下杯中酒后,吕鹏突然不解的询问起何博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