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郝王二十年(2 / 4)

加入书签

    新崛起的楚系臣子先替秦王清除了魏系,然后发现秦国宗室的力量仍旧盘踞于上,不可动摇。

    后者坐着不动,

    就让人替自己解决了,在朝堂上扎根多年的魏系官员。

    而前者根基不深,很快就被人用各种理由,鸟尽弓藏了。

    宣太后就此意识到,她的儿子虽然成天笑呵呵的,一副恭敬孝顺,谦虚礼让的模样,切开却是个黑心的。

    她直接找到秦王,“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年轻的秦王坐在位子上,仍旧带着笑脸。

    他说,“历代先君想要什么,我就想要什么。”

    宣太后呵呵一笑,“你想要在自己这一代,定鼎天命?”

    “天命,可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这玩意儿,可太危险了!

    自从秦献公返回秦国,敲响了变法的洪钟后,之后秦君的寿命,便极速下滑。

    孝公四十三岁,

    惠文王四十五岁,

    武王二十三岁。

    赢稷身体里留着父祖传承下的血脉,现在也已经二十年了。

    按照前例,

    他的人生只剩下了一半。

    秦王从容的说,“所以为了多活几年,寡人很注重养生呢!”

    “很多事情,只能拜托母亲,多多替我操劳了!”

    宣太后眼睛一瞪,“好处你拿去,骂名我来背?”

    “哈,天下的稀奇事可真多,儿子都如此孝顺亲娘了!”

    “那母亲不想要吗?”秦王还是那样一副笑脸。

    “我当然要!”

    宣太后转身,将手一挥,带起一片香气。

    “儿子的孝意,做母亲的怎么能拒绝?”

    谁又规定,女人不能追逐权力?

    “对了,记得对义渠君好一点!”

    在离去之前,

    宣太后给儿子留下这样一句话。

    义渠君,

    是义渠被秦国兼并后,为了安抚和警惕义渠人而设立的。

    原本的义渠国君被迁移到咸阳,顶着这个称号,世代相传。

    如今,

    已历三代,其君年纪比宣太后还小几岁。

    在宣太后和魏氏争权时,为了笼络更多力量,义渠君直接被宣太后收入裙下,成为了太后的入幕之宾。

    大概是因为义渠君实在得用,让宣太后用的很舒服,如今权势稳固了,她也没有把人抛弃,甚至还记得替他说好话。

    秦王却是记得父母之间的临终誓言。

    他面色古怪的说,“……不是发誓不养面首吗?”

    宣太后横了他一眼。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