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九章 以仁为本(2 / 3)

加入书签

坏。不过这些钱非是出自内帑,而是陛下与皇后的日常用度,先借于你应急,但要还的。”

    “我……”

    周道务心中暖流阵阵,眼眶发红,这一刻他当真感受到什么是“宽厚”、什么是“仁爱”。

    因听闻他与房俊有些龌蹉甚至被驱逐离开,不愿他为了缺钱而至含羞受辱,所以特意遣人将太极宫日常用度之钱帛送来,以解他燃眉之急……

    古往今来,何曾有君王这般替臣子着想?

    将王德手中钱钞接过,转身冲着太极宫方向一揖及地,沉声道:“微臣……谢主隆恩。”

    君以国士相待,我自以国士报之。

    如此而已。

    *****

    房家那边也落下帷幕,一众驸马或吵吵嚷嚷、或不情不愿的签下契书之后,无视房俊酒宴之邀请,纷纷阴沉着脸心怀不忿的离去。

    高阳公主将契书收拢一处放入锦盒之中,这才坐在椅子上喝口茶水,瞥了一眼旁边优哉游哉的郎君,抱怨道:“这种得罪人的事儿往后还是少干吧,虽然咱并不在乎,可到底都是自家亲戚,何必弄得关系这般僵硬?出门偶遇的时候见了面都不知说什么,很是尴尬。”

    钱借出去了,人得罪光了……图什么?

    房俊啧啧嘴,嗟叹一声:“你以为我愿意嘛?还不是为了你的皇帝哥哥。”

    高阳公主并不知昨日太极宫内之事,郎君回来也没细说,但此刻听闻郎君之言、再观其神情,大抵也能猜出一些。

    “即便如此,又何必对周道务那般苛刻?一视同仁就好,这般针对,有失宽厚。”

    “要配合陛下嘛,我若不去得罪人,陛下又如何做好人?我将周道务当众羞辱一番使其愤然离去,回头陛下予以宽慰,定然使得周道务感激涕零、忠心不二。”

    房俊再度叹气。

    他不得罪人,陛下又有何理由获取驸马们感恩戴德呢?

    恩出于上嘛。

    高阳公主愣了一下彻底明白过来自家朗为何如此做派,蹙眉不满道:“陛下何须如此?”

    “平心而论,陛下天资平庸、韬略不足,想要在太宗皇帝光芒照耀之下有所建树,难如登天。既然文韬武略都比不得太宗皇帝,又不甘于平庸,便只能另辟蹊径,‘以仁为本’算是一个极佳之策略,毕竟皇帝手执日月、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生杀予夺,可以雄才伟略,可以夙兴夜寐,可以昏聩无道……但古往今来,从未有以‘仁德’立身之皇帝,倘若当真做到这一步,名垂青史有若等闲,便是千百年后拿出来与秦皇汉武太宗皇帝比一比,也未尝不可。”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一家独大的同时并非故步自封,而是吸纳百家之精华加以改进收为己用,法、墨、兵等等学派唯有寥寥之残余,余者皆被兼并一空。

    如此,儒家之地位稳如泰山,不可动摇,必然为国之根本。

    而儒家之精髓遍数三纲五常诸般奥义,归根结底在于一个“仁”字,只要李承乾坚定不移的遵循“仁德之政”,必然被儒家所欢迎、尊崇,各方大儒争先恐后为其辩经,历史地位自然扶摇直上。

    高阳公主不解:“可这其中有多少真心实意,又有多少逢场作戏?未必就是真的‘仁’啊。”

    装出来的“仁”,也算是“仁”吗?

    房俊摇头:“真心实意也好,逢场作戏也罢,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将‘仁和’这二字贯彻实施下去,待到将来盖棺定论之时,又有什么区别?”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