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三章 网开一面(2 / 3)

加入书签

p; 所以他最近有所更改,反其道而行之,更多怀柔、示好、代之以温和宽厚……

    “‘昭陵一案’情况如何?”

    李承乾知道几人前来之本意,开门见山直接询问。

    四人放下茶杯,对视一眼,由李元嘉开口:“启禀陛下,‘昭陵’一案目前经过初步审讯,案情基本查明,涉案者多为宗室子弟,涉及之钱帛大抵在数百万贯,所幸这些人尚存几分敬畏之心,动手脚的地方都在陵寝之上的殿宇、回廊等建筑,封土之下玄宫皆合乎规制。”

    刘祥道在一旁补充道:“阎立德已经从洛阳召回,臣等予以了解,当初封土之下玄宫完工之时曾之验收极其严格,绝无差错,只是玄宫竣工之后他调回工部,地面上的宫殿、游廊虽然也是阎立德所设计,却并非其主持,由宗正寺、太常寺、工部联合建筑,这才给予那些贪腐之辈可乘之机。”

    太宗皇帝当初不顾文德皇后“薄葬”之遗言,大兴土木,“昭陵”之工程极其浩大,不仅山凿石为元宫,且有垣墙围绕,陵山上有房舍、游殿,绵延数十里,气势宏大,蔚为壮观。

    李承乾目光在几位大臣面上一一掠过,沉声问道:“当真如此?”

    “昭陵”一案牵涉深远,即便是朝臣也有所牵扯,大臣们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维护朝廷安稳,替那些贪腐之贼子开脱也是有可能的。

    几人急忙起身,一揖及地:“陛下明鉴,吾等皆曾为太宗之臣,对于此等亵渎太宗陵寝之事悲愤交加,恨不能将涉案之人千刀万剐,岂敢隐瞒真相、蒙骗陛下?”

    “阎立德主持修建元宫之时法度森严、要求严苛,外人毫无伸手之可能,待到修建地上之殿宇、游廊、门阙等建筑,防备有所松懈,这才给予贼人可乘之机。”

    李承乾微微颔首,心里也松了口气。

    “昭陵”乃太宗皇帝与文德皇后之陵寝,对其建材以次充好、对其工程敷衍了事,此乃大罪,但元宫与地表建筑却有本质上的区别,如若元宫也遭遇建材质量不足、施工敷衍了事,那现在就要将元宫刨开对地下建筑逐一检查,如此触犯太宗皇帝、文德皇后之神灵,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可若是现在不予重修,将来发生元宫塌陷、陵寝震动之事,江山社稷都要为此承受不可言状之灾祸……

    现在仅只是地表建筑出了问题,后果自然轻得多。

    “所以你们三法司与宗正寺可否研究出如何处置之办法?”

    刘祥道、戴胄、韩瑷三人皆看向李元嘉。

    李元嘉无奈,只得小心翼翼道:“此案性质恶劣,但并非无补救之机会,或可从轻处罚,以教育申饬为主,以罚金为辅,尽可能减少影响。”

    李承乾明白他的意思,李神符之流发动兵变,所牵涉之宗室几十人,诸多太祖皇帝血脉甚至由此绝嗣,若是“昭陵案”也从严惩处,怕是宗室从此一扫而空。

    无论如何,宗室都是皇权最为稳固之基石,犯了多少错,大唐江山都还在李唐皇族手中。

    如若宗室倾颓、苟延残喘,皇权危矣。

    更何况现在军方愈发势大,皇权已经岌岌可危,若是再无宗室之辅佐……

    “为大局着想,朕可以网开一面,但一定要给予这些宗室深刻之教训,使其痛之、悔之。此案牵扯之其余商贾,一律枭首示众、以正纲纪,罚没家产、子孙充军,严惩不贷!”

    “喏!”

    陛下没有提及爵位、官职,即是到此为止,不要动摇这些人的根本,使其依旧能够成为陛下助力,但“痛之、悔之”,则意味着要施以严厉之处罚。

    这些宗室无论祖传亦或立国之后收敛之钱帛,怕是保不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