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游玩二(2 / 3)

加入书签

着这片山林。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细碎的光斑,宛如一地的碎金,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李一楠突然停下了脚步,她的目光被岩壁上的“翠”

字摩崖石刻所吸引。

那个字,笔力苍劲,气势磅礴,仿佛是从岩壁中生长出来一般。

李一楠凝视着那个字,仿佛能感受到书写者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她好奇地指着那个字,向向导老人问道:“这个字是不是汪惊卫题的呀?”

向导老人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手中的烟斗在青石上轻轻磕了一下,溅出几点火星。

“姑娘,你这眼力可真好啊!”

老人赞叹道,“不过,这可不是汪惊卫的字,而是黄郛先生的手笔呢。”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就到了正午时分,他们终于抵达了白云山馆,准备在这里享用一顿丰盛的午餐。

走进白云山馆,一股古朴而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馆内的布置简洁而不失精致,木质的桌椅、古色古香的灯笼,都透露出一种宁静与闲适。

跑堂的伙计热情地迎上来,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

不一会儿,他就端上了冒着热气的竹筒饭。

那竹筒饭用翠绿的竹子包裹着,上面还覆盖着一层焦黄的竹衣,散出阵阵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刘初夏迫不及待地揭开了竹筒饭上那层竹衣,顿时,一股浓郁的香气如同一股清泉般扑面而来。

仔细一看,原来是腊肉的咸香和山笋的鲜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味。

正当大家沉浸在美食的享受中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沙沙声。

刘初夏好奇地向窗外望去,只见七八个采药人背着竹篓,正从云雾缭绕的山间缓缓走来。

他们的草鞋上还沾着湿漉漉的露水,仿佛刚从仙境中走来一般。

这些采药人身材矫健,步伐稳健,他们的竹篓里装满了各种草药和山珍。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似乎对今天的收获非常满意。

第二天,他们决定转道前往绍兴。

还没走进仓桥直街,一股浓烈的臭豆腐香就扑鼻而来。

那独特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仿佛在召唤着人们去品尝这道传统的美食。

仓桥直街是绍兴的一条古街,街道两旁林立着各种小吃摊和店铺。

臭豆腐的摊位前围满了人,大家都在争相购买这道美味的小吃。

那一块块金黄色的臭豆腐,外酥里嫩,咬上一口,浓郁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让人回味无穷。

乌篷船在八字桥下缓缓驶过,船头的船公头戴一顶乌毡帽,悠然自得地哼着莲花落。

那婉转的歌声在水面上悠悠回荡,如同一曲古老的民谣,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悲欢离合。

橹桨轻轻地搅动着河水,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将水中白墙黛瓦的倒影搅得支离破碎。

然而,这破碎的倒影却有着一种别样的美感,仿佛是一幅被时间侵蚀的水墨画,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寂寞。

船行至沈园,这里是一处充满诗意和历史底蕴的地方。

陈爽站在葫芦池畔,凝视着那块《钗头凤》的碑文,轻声念起那哀怨的词句。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心底深处流淌出来的,带着无尽的悲伤和无奈。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陈爽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当年的陆游和唐婉对话。

那哀怨的词句让人不禁心生怜悯,感叹命运的无常和爱情的脆弱。

就在陈爽沉浸在这悲伤的氛围中时,天空中忽然飘起了细雨。

那细密的雨丝如同牛毛般轻柔,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悲伤,轻轻地沾湿了碑上“错错错”

的刻痕。

“要尝尝二十年陈的花雕吗?”

一声亲切的询问打断了陈爽的思绪。

他转过头,看到酒坊老师傅正笑眯眯地掀开陶坛上的红布。

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瞬间飘散开来,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空气中,让人陶醉其中。

这二十年陈的花雕,仿佛是沉睡了二十年的精灵,被老师傅的巧手唤醒。

它的香气浓郁而持久,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时光的韵味。

陈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股酒香,心中的悲伤似乎也被稍稍冲淡了一些。

这股酒香浓郁得让人陶醉,仿佛能穿透墙壁,直抵人的灵魂深处。

就连梁上那只原本正在打盹的狸花猫,也被这股强烈的香气惊醒了过来。

它缓缓地睁开眼睛,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然后用那对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盯着那坛老酒,似乎在琢磨着这股香气的来源。

杨晶晶手捧着荷叶包的茴香豆,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武文彬和老匠人较劲。

他们两人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试——用一种古老的方法,黄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