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九回 仁平兵讨祝家庄 辅梁列阵独龙岗(3 / 4)
烨。三骑马排开阵势,在那白旗之下,更显得阴森可怖。
有诗为证:
西壁厢处诡谲生,鬼面狰狞令胆惊。两三百披坚执锐,鬼头刀寒光映空。
白旗下舞动阴风,金刚祝明显真容。白袍白马雪中行,清雅脱俗气宇隆。
慈罗汉、善罗汉,琮烨共济战鼓鸣。面具之下热血盈,白袍翻飞意气峥。
再看那三军阵后,却排着一队黑旗军马。约有三五百人,俱是黑袍黑甲,手执长枪铁棍。阵后一面皂雕旗迎风招展,旗下立着三员大将:当先一个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正是智金刚祝休;左边一个虎背熊腰,乃是壮罗汉祝嵘;右边一个豹头环眼,唤作降罗汉祝震。三将皆跨乌骓马,统领后军,端的杀气森森。
有诗为证:
观三军之后阵雄,黑甲劲旅气势浓。三百勇士身披铠,手持长棍与枪锋。
黑旗下暗潮涌动,金刚祝休立其中。黑袍加身沉稳重,目光炯炯智谋丰。
壮罗汉、降罗汉,嵘震并肩同御戎。武艺超群意志坚,黑甲翻滚如墨龙。
再看中军阵前,另排开一队黄旗军马。约百余人众,俱着杏黄战袍,披黄金锁子甲,各执长枪齐眉棍。阵后一面赭黄旗迎风舒卷,旗下三员大将:当先一个五短身材,却是矮金刚祝超;左边一个慈眉善目,乃是仁罗汉祝统;右边一个机灵精瘦,唤作巧罗汉祝鹏。三将皆骑黄骠马,虽人马不多,却排得铁桶相似。
有诗为证:
中军阵前黄云起,一百健儿黄甲齐。长棍长枪握手里,黄旗下聚英气。
矮金刚祝超立其间,身形不高意志。黄衣甲神色鲜明,智慧深藏眼底。
仁罗汉、巧罗汉,试景共绘战图篇。武艺高强智略全,黄甲翻飞金线。
再看阵前两队游骑,约二三百轻骑,如旋风般往来驰骋,专一搅扰敌军阵脚。左边一队为首那将,生得豹头环眼,使一杆狼牙棒,乃是强罗汉祝叙;右边那队头领,面如黑炭,手持开山斧,正是莽罗汉祝苞。两队人马忽聚忽散,恰似鹞子穿林,端的来去如风,教人捉摸不定。
有诗为证:
游骑疾驰如闪电,左右穿梭搅敌乱。游骑所过烟尘漫,祝叙祝苞威名传
左首强罗汉祝叙,英勇无匹志如磐。右则莽罗汉祝苞,悍猛无比胆包天。
两人并驾齐驱先,游刃有余戏敌间。扰敌心神断其援,策马奔腾箭离弦。
强罗汉力挽狂澜,莽罗汉勇闯难关。二人合璧天下鲜,敌阵之中创奇缘。
再望中军将台之上,却见一位军师挥动令旗,调度三军。那军师生得淡黄面皮,身长六尺,手执鹅翎羽扇,正是魏辅梁。左右两员虎将护持:左边一个赤面虬髯,手持丈八蛇矛,乃是猛罗汉祝睿;右边一个铁面钢须,倒提九环大刀,正是刚罗汉祝雲。三人立于将台,但见令旗所指,三军雷动,端的威风八面。
有诗为证:
遥望中军帷幄中,军师运筹帷幄功。魏辅梁立将台顶,鹅扇轻摇计无穷。
面色微黄色泽润,六尺之躯智者形。令旗挥动号角响,百万雄兵听令行。
左侧猛罗汉祝睿,勇冠三军胆识威。右侧刚罗汉祝雲,铁血丹心护主随。
二人辅佐魏辅梁,如同双翼助飞翔。中军稳健前军冲,决胜千里智勇彰。
且说云策、梦晗二将杀入阵中,忽见魏辅梁在将台上把鹅翎扇一招,阵势登时大变。但见旗幡乱展,刀枪如林。四面八方围得铁桶相似。二将背靠背立定,各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