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这个逆子(1 / 2)

加入书签

陈宴醒来后,于纸上写下了“涧深”二字。

他久久凝望着这两个字,回想梦中的情形。

他可以感知梦中自己的喜怒哀乐,却不明缘由。

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杀掉那么多人,亦不知道自己口中“很重要的人”到底是谁。

应当不是父母尊长,否则他便直说是谁了。

不能直说,只能证明对方身份隐蔽,那到底会是谁呢?

十六岁,中探花。

又想到三年前,他去向叶绯霜告别时,她也说他会中探花。

“果然啊……”陈宴喃喃自语,“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愿意和我说实话呢?”

“公子。”青岳的声音从外边传来,“您起了吗?”

“进来。”

青岳推门而入:“公子,老爷让您早膳后过去一趟。”

“知道了。”

陈宴此时住在京城的陈府,五进的院子,虽比不得颍川陈府,但也足够舒坦了。

陈承安唤陈宴过去,无非是问他之后的打算。

一般的进士会进入翰林院,或者直接外放。陈宴背靠陈家,不必这样熬,直接进六部都不成问题。

陈宴垂着眼睫,将自己的打算和陈承安说了。

陈承安有些意外:“你竟是这么想的?你祖父可知道?”

“知道,祖父表示同意。想让科举取士成为主流,就必得兴学风,振兴各大书院,让寒门士子有进学之道。”

“你可以从国子监开始……”

“国子监里都是什么人,岂会听我的话?不妨以怀瑜书院为试点,等圣上看到怀瑜书院的成绩后,下旨整顿国子监学风,这样才有说服力。”

陈承安捋了捋胡须,做沉思状。

半晌后,他道:“也罢,既然你已有主意,就按你的想法来吧。”

“是。”

“你母亲还在等你,去向她请安吧。”

话落,见陈宴皱了下鼻子。

难得从他脸上见到这副表情,陈承安笑道:“即便知道她要说什么你也得听着,况且她说的也是大事,你是该成家了。”

从陈承安的书房出来后,陈宴去了花厅。

果不其然,陈夫人张口便是:“这两个月,我去了不少花宴,相看了几位姑娘,个顶个的都好。等你金殿传胪后,我们陈府也办个宴,到时候也让你相看相看。”

陈宴木着脸:“儿不看。”

陈夫人冷眼觑他:“你都要出仕了,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着你怎么行?家里的事情谁为你操持?礼尚往来那些琐事莫非你还要自己经手?”

“有韩妈妈便好。”

韩妈妈是陈文益身边的老嬷嬷。陈文益知道陈宴无心娶妻,这次便让韩妈妈一块儿入了京,好替陈宴打点庶务。

陈夫人要被他气死了:“你说说你,身边除了几个小厮、长随,就是些老妈子,连个丫鬟都不带,你不嫌日子过得没劲头?”

陈宴望着陈夫人,满眼真诚:“儿此次金榜题名,往后自有大好的前程,日子一片光明,怎会没劲头?莫非在母亲心中,男欢女爱才是日子的劲头?”

听他故意曲解自己的意思,陈夫人登时黑了脸:“陈清言!”

“母亲息怒。”

陈夫人指着他的手都在颤抖:“你你你……你是不是还想着郑家那小丫头呢?”

陈宴倒是坦然得很:“是。”

“不许想了!你俩已经退婚了,再没可能!”

陈宴:“她救了祖父。”

陈夫人:“你金榜题名,阖该取个知书达理的妻子,能跟你琴瑟和鸣、诗词相和。那郑五姑娘不曾好好念过书,不适合你。”

“她救了祖父。”

陈夫人:“日后你高官厚禄,往来的都是达官显贵。郑五姑娘……脾性刚烈,不适合同贵妇们交际。”

“她救了祖父。”

陈夫人一拍桌子:“陈清言,一码归一码!她救了你祖父,我们陈家上下全都念着她的恩情,这和你娶亲有什么关系?”

“古人言,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当以身相许。祖父年事已高,是万万不能了。爷债孙偿,自当由儿来替代,以偿郑五姑娘救命之恩。”

这种浑话都让他说得一本正经,陈夫人气得几乎仰到,怒道:“你给我滚!”

陈宴躬身一礼:“母亲保重身体,儿告退。”

说罢,翩然转身,闲庭信步地走了。

陈夫人身边的王妈妈急忙给她顺气:“您看您,每次和三郎一说婚事就气得急头白脸的,您图什么?”

“这个逆子!”陈夫人气得直拍桌子。

旁人都说,男孩子八九岁的时候皮得很,大人说什么都不听,人憎狗嫌。

她这儿子少年老成,自小就让父母省心,从没忤逆过尊长。

没想到长大了,反而叛逆起来了,十八九岁有了别人八九岁的那股子劲,简直越活越回去了。

王妈妈说:“依我看,您不如依了三郎。”

陈夫人眼眶泛红,没吭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