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没来得及复仇(2 / 3)

加入书签

p>赵三“哐当”

挂了电话。

这边警笛声越来越近,赵三领着这帮人也准备撤。

他这回挺讲究,凡是来帮忙的,一人给买了盒烟——那年代能给兄弟烟就嘎嘎牛逼了。

赵三张罗:“都别走,找个地方吃口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歪和李福玉赶紧拦:“三啊,别整了。”

老歪摆摆手,“你心情大伙都理解,但别没事找事。

你瞅来的这些人,二道的、南关的、宽城的都有,咱凑一起吃饭,说不上两句话就得干起来,别到时候外人没打着,那多磕碜?”

李福玉也接话:“老歪说的没毛病,挺好的事儿,散了得了,以后有机会再聚。”

老歪这话一点不假——来的全是社会人,长春四大区的都齐了。

平时这帮人一个个瞅着不对付,你瞅我不顺眼,我瞅你不待劲,今天能聚到一起,全凭长春社会要跟哈尔滨干仗这股劲。

可一旦外人跑了,大伙坐一块喝点酒,保不齐就因为一句闲话,“你他妈瞅啥?”

“瞅你咋地?”

叮当的就得干起来。

赵三听着劝,也琢磨过味儿来,摆摆手:“那行,就这么地吧,都散了!”

一帮人骂骂咧咧地各自往回走,东大桥的对峙就这么稀里糊涂散了场。

这事儿大概过去有半年多,眼瞅着就到了九十年代。

刚进九十年代没多久,乔四团伙就出事了。

其实乔四一直没忘了东大桥那茬,心里头憋着股火,总想找机会报那一箭之仇。

可他还没等把这仇报,哈尔滨那边就出了天大的事——就大伙都知道的那伙人,所谓的“五大团伙”

,在当地让人给一锅端了,彻底给撅了。

到这时候,乔四啥招也没有了。

老哥们,你说他这心里的悔恨也好,仇恨也罢,到最后只能带着这些疙瘩进了坟墓。

所以说他跟赵三这仇,到死也没报成。

咱这故事咱从哪儿说起呢?

就从长春那水产市场开始唠。

这地方现在叫海鲜市场,搁过去,都管它叫鱼市。

市场里管事儿的是贤哥的兄弟,姓张,叫张可欣,当年在这一片那可是响当当的“张百万”

光听这名号,大伙儿心里就有数了——当年这小子指定没少搂钱,那叫一个嘎嘎牛逼,虽说算不上日进斗金吧,但也是挣得盆满钵满,肥得流油。

这天大清早,大渔行的老板宁军,拎着大包小裹的东西,挨家挨户给市场里的商户送东西。

有兄弟该问了,送啥啊?送钱?

不对,是喜糖、请喜宴。

他哐推开一家店门,嘴里直吆喝:“大哥,正日子那天千万得来啊!

吃点喜糖,沾沾喜气!”

有商户笑着逗他:“咋这么快啊?啥时候办事儿?”

“这周日!

你可一定来啊,千万别外道,来捧个场就行!”

宁军搓着手笑。

“净扯淡,这周日我准到,妥了妥了!”

商户拍着胸脯应着。

宁军就这么在市场里转了一圈,眼看快到点了——鱼市这地方开摊早,三四点钟就忙活上了,可张可欣一般得七八点钟才来。

宁军瞅着表,七点来钟了,估摸着张可欣该到办公室了,就赶紧往那边走,到门口“咚咚”

一敲门。

“进来。”

屋里传来张可欣的声音。

宁军推门进去,笑着喊:“可欣呐,老铁!”

张可欣抬头瞅他:“咋的?有事啊?”

“来,给你准备的!”

宁军把一包喜糖往桌上一放。

张可欣瞅着糖,咧嘴笑:“我操,整这么些糖,我能吃了吗?不得齁死?自家兄弟多,分吧分吧得了。

对了宁哥,啥时候办事儿?”

“这不正跟你说呢嘛,这周日!”

“在哪儿办啊?”

“就搁离咱这不远的福聚城,离着近。”

张可欣一听乐了:“福聚城?我他妈对那太熟了!

我当年结婚就在那儿办的!”

“真的假的老铁?这不巧了吗!”

宁军眼睛一亮。

“那你看这边需要啥不?到时候你吱声,我给你张罗!”

“啥都不用,你人来就行,比啥都强!”

宁军摆手。

就这么着,宁军的婚礼办得挺顺当,当天仪式啥的都整得挺利索。

张可欣也没早走,在酒桌上坐着,小酒喝得挺高兴——毕竟都是自己人,一个个轮着敬酒,把他捧得那叫一个舒坦。

宁军敬完一圈酒,过来拍着张可欣的肩膀说:“可欣,办得还行不?”

“挺好挺好!”

张可欣点头。

“那啥,后天我跟媳妇回榆树老家,还得再办一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