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两个大哥级人物(2 / 3)
p>那咱今儿个就唠唠啥叫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咱长春这块儿,大伙心里都有数,就这帮混社会的人儿,咱平常也总唠他们。
那在这帮混社会的人里头,到底谁是能为了兄弟两肋插刀,谁又是为了那点利益,背后给兄弟捅一刀的,今儿咱就好好唠唠。
咱都知道,长春的那些社会大哥,到了年代中期的时候,在这社会上,走到哪个区那都是挺有面儿,挺好使,就那么几个人儿。
先,那就是如日中天的贤哥孙世贤,那可以说在长春就是实打实的仁义大哥,走到哪儿那肯定好使,那面子杠杠的,百分之百有面儿。
再有一个,就是站前的于永庆了。
这于永庆从南下回来以后,手下兄弟也不少,关键是他这人脉老广了,背后那白道的关系也硬实,所以捧着大庆的人也多,大庆不管走到哪儿,那绝对也是有面儿的主儿。
还有一个挺重要的,也是老牛逼的人物了。
我不说,大伙可能这会也都猜到了,没错,就是梁旭东。
这梁旭东跟贤哥和大庆比起来,要是较起真儿来说,那绝对算是晚辈儿了。
虽说年龄上也没差几岁,可咱得说,贤哥和于永庆那都是啥时候就开始混社会了,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在长春就已经挺有名气了。
你说那时候梁旭东在哪儿呢,还没踏入社会,还搁那儿玩泥巴呢。
但是这梁旭东来长春没几年,你可别小瞧他。
他到这儿就把自个儿的德惠帮给建立起来了,把德惠老家那些刑满释放的人员,还有那些哥们儿朋友啥的,一股脑全给整到长春来了。
再加上张红岩、张涛这一伙人,在旁边那是鼎力相助,我操,在长春这块儿那是蹭蹭地就崛起了。
而且这梁旭东脑瓜子那是相当够用,生意做得也大,再加上还穿着那身制服,那就更牛逼了,一会儿咱再细唠唠这制服的事儿。
关键是啥呀,他兄弟老多了,人家这层级管理那是老明确了,在长春各个团队里头来讲,梁旭东对兄弟的管理,那要是说敢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梁旭东那就是最高领导人,最高话事人,就他一个眼神,我跟你说,不管是谁,只要东哥不高兴了,他那帮兄弟瞅见了,那都得迷糊。
再者说了,刚才咱也提到了,这时候梁旭东都穿上制服了,这制服对他来讲那可就是一把刀,这把刀让梁旭东玩得那叫一个顺溜,那是捅了不老少跟他作对的那些混社会的人。
这时候有的兄弟就问了,说咱们也总听别人唠江湖故事啥的,那长春就没有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啥一把大哥、二把大哥啥的呀,也没说谁在哪个区就肯定好使,不好使的,各个区那流氓社会大哥可太多了,不都挺牛逼的嘛。
我跟你说,说这话的人呐,那都不敢放屁,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放屁咋说还有点味儿,这话呀,连点味儿都没有。
打个比方,就说秋刚,在桂林路那绝对是大哥,那说话老好使了,说一不二。
可咱说你出了桂林路,你到宽城,或者到二道那旮旯,别说人家听没听过你了,就算是碰见你了,你秋刚在那块儿也没面儿,能唠就唠,要是唠不拢,吹牛逼,你秋刚能咋的,那就开干。
你再像铁北的焦杰,二道的姜洪,还有何大下巴,汽车厂的长海、刘俊啥的,等等吧,哪个不是大哥。
可我跟你说,他们也就只能在自个儿那一亩三分地儿里头吆五喝六,出了那片儿,到别的区了,说句不好听的,没几个能给他们面子的,根本就不好使。
贤哥这帮人,像于永庆、梁旭东他们,到别的地儿那可就不一样了。
一般的事儿,都不用带兄弟去,也不用到那跟人动手比划啥的,人往那儿一去,那就是金字招牌,靠的是啥呀?靠的就是那面子。
说上几句话,这事儿就能行了,那边就会说:“哎呀,贤哥行,听你的听你的。”
这边又说:“大庆没毛病,你来了,那还说啥呢?”
就包括梁旭东也是,往那一站,别人一瞅,“哎呀,我操,旭东过来了呀。”
立马就说:“行了,按你说的办。”
根本就不用舞刀弄枪、刀兵相见啥的,是吧?
大伙都听明白了吧?这才叫大哥,到哪儿都好使,这就是跟秋刚他们那些人的区别,也不用犟,我说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话,咱言归正传。
你看啊,今儿得从哪儿开始讲?就在长春的土地管理局,再加上市规划,还有什么资源管理等等这些部门。
这时候挂牌出售了一块土地,那位置在哪儿呢?
就在长春市自由大陆和东环城路的交汇处。
这块地可让不少企业家、老板啥的都特别感兴趣。
其中有两个人对这块地那是志在必得。
有一个人,可以说曾经号称长春的富,就是史连四哥。
另一个呢,是联合置业的杨彪。
有的兄弟就问了,说:“你看他们拿这土地要干啥呀,是倒手卖呀,还是咋的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