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十二路灵枢剑(1 / 2)

加入书签

反而是东峰大殿内,钟世明似是早有所料纹丝未动。

“嗯,不错。

此子毅力非凡,悟性极佳。

日后道途无量!”

此刻李凌霄端坐于石洞内四处打量,这洞府并不宽敞,深约五丈,仅仅可容纳两人左右。

地上是摆放的一些陈旧器皿,估计是用来承装食物和水源的。

由于长久无人来早就干枯了。

他抬头望去,现墙壁左右都刻着不少蝇头小字。

此刻外面远处的峰顶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正朝这边观望。

李凌霄毫不在意,只是盯着那些字好奇看起来。

只见这字苍劲有力。

内容应该是某一位前辈高人一笔一划刻下的。

字体工整,入石三分,没有丝毫误差。

要知道这花岗岩可是极为坚硬的,可见其指力惊人。

而字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何为三思。

思危,思退,思变。

李凌霄看了许久直到天光不见人群散尽黑暗笼罩整个夜色才收回目光。

他似有所悟,通过这些内容他推测应当是哪一位前辈犯下大错因此才来此思过,留下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何为思危,要时刻的把一件事情朝最坏的方面思考,提前打算。

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何为思退,当一件事情展到巅峰时一定要选择急流勇退。

如此才能避免水满则溢的后果。

何为思变,在混乱多变的世道中生存,不可固步自封,需要有多变的思维才行。

而思变的关键就在于一个‘静’字!

只要有静的内心,才能走的更远。

想要静,就要学习水。

上善治水,水利万物而有静!

但水在静的同时,遇物则变,遇圆则圆,遇方则方。

这便是水之道!

李凌霄感到受益匪浅,接着又看向另一边石壁,上面竟然刻画了十二幅人体的经脉走势。

每一幅都有一条经脉,而且每条经脉都有标记和注解。

难道是某位道翳所画,李凌霄却蹙眉。

道翳与普通医者不同,他们从翳入道,从道中寻求解救之法。

是为道翳!

而且两面内容,同样的指力却有不同。

三思之道,笔画圆润。

十二经脉走势图却是笔走剑势!

“难道?”

李凌霄伸手前去触摸,却在摸到其中一处时猛然缩回。

抬指细看之下,一道极其细微的血口渐渐展开。

李凌霄急忙动用内力一指逼出,下一刻一道剑气从那血口迸出,划过地面惊起一道剑痕。

“好强的剑气,不,是剑意成气!”

李凌霄大惊失色。

这是何人所刻,时隔如此久远竟然仍有如此剑威。

看来刻画这内容之人,不说修为,在剑道境界上早已登峰造极。

这是个好东西!

李凌霄大喜。

于是立刻开始钻研那十二幅经脉走势。

人体十二经脉分阴阳。

手背为阳,手心为阴。

肢体内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太阳。

六脏为阴,六腑为阳。

六条手上的,六条足上的,共计十二条。

而且他现其中有些经脉走势非常奇怪,有顺有逆!

李凌霄跟着那经脉走势调动真气,他的内力可比常人浑厚太多了。

而且筑基时早已打通奇经八脉,又经过淬脉早已今非昔比。

因此不出一时三刻,他竟然真的练会了其中一路。

“这竟是一套剑法,难道这就是秋叶芯所说的十二路灵枢剑?”

原来十二路指的不是十二种剑法,而是十二路剑气走势,而且这剑气必须有剑意牵引凝聚真气化作剑气。

李凌霄大喜过望立刻施展而出,以手阳明为主,真气由剑意牵引从迎香,沿曲池,偏历、合谷,商阳出。

名曰阳明剑气!

果然一道由真气所化的剑气顷刻间激射而出,穿过一块石头扬长而去,只留下一道一指宽的剑孔。

这是十二路的其中一路。

不错,这果真就是秋叶芯口中所说的十二路灵枢剑。

果然不同凡响!

于是李凌霄又开始修炼第二条,以太阴肺经为主,真气沿顺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太渊、鱼际、少商等穴继而出。

但这道剑气却不同刚才,反而透过顽石后消失不见。

咦!

李凌霄疑惑望去,轻轻触摸了一下那顽石,却现其表无痕,其内却早已崩毁。

原来如此!

阳脉之剑气,多以强横为主。

阴脉之剑气,多以曲柔为杀。

他犹记得秋叶芯当时说过,这剑法极难练成,有的人仅仅练会其中几路已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