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年初动员会议(1 / 2)

加入书签

1号办公楼,大会议室。

刘旭、周平、付旭高、王宏春四人坐在最前方的主席台上。

而下边则是各个集团,各个分公司的领导层。

“好了,人都到齐了,大家都安静吧。”

刘旭坐在主位上看到人到齐了以后,就开口说道。

“今天大家来的比较早,趁这会儿时间我再跟大介绍两位新成员。”

“咱们的教育集团一直没有掌舵之人,这位是晏阳初,晏先生。

以前教育集团由教育基金的于总代管,今后他将专注于基金方面事情。

晏总将会总管一切教育方面的事情。”

刘旭说完后,晏阳初先生也站了起来,转向身后跟大家算是见过面了。

“接下来是我们即将成立的未来科学院,院长吴正之先生,我们这个科学院涵盖了全部的科学研究领域,已经成立的生物实验室并入未来科学院。

但是呢,我们跟国家的科学院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直接服务广大民间的。”

“也就是说我们将会走产、学、研的路子,社会上任何一家一工厂、企业都可以和我们合作,如果遇到了技术上的难题,可以来求助我们,想要生产某一个产品,可以委托我们来帮忙研,我们不但要帮助国内的工厂企业快成长,而且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只有我们国家几百万、上千万家工厂企业全部成长起来并且达到或过国外同类产品时,我们的工业化制造才算是勉强合格,到时候可就不是西方对我们禁运了,而是我们捂着好东西对他们禁运。”

“哈哈哈”

“大家别笑,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要知道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他们可也没有闲着,而且我们不是说一家两家工厂过人家就行了,而是整体社会不管从各个方面都要过他们。”

“吴院长,您的任务可不轻松啊,任重道远,接下来,我会让建筑公司尽快安排你们科学院的基建项目,但是这其中各个专业的科研人员可就得依靠你来划拉了。”

吴正之院长这时也站来,转过身去朝大家微微鞠躬,再着转过身来后又说道:

“放心吧,我来的时候,少山先生给我交过底,这段时间我就去挖墙脚去。”

“哈哈哈”

大伙又是一阵大笑,刘旭也有点不知道说啥,主要是这年头人才就那么多,你占一个,别人就少一个,不挖墙脚还真不行,于是就说道:

“好,我就喜欢吴先生这种性格,付总,你们财务这边配合好吴院长的挖墙角行动,安家费可以再提高一些,只要人来,咱们按排住房,每个研究员再配一辆小轿车。”

“咝,这下边一片吸气声。”

对他们这些中层人员来说,在未来集团干一年绝对买的起,不过好像还没见谁买过呢?

吴院长听了也是一愣,不过随即笑了起来,这样他这工作可就好做多了。

“好了,接下来我先说一下今年咱们额外增加的项目,这可能打乱咱们年前做的今年的规划。

可毕竟国家初立时期,大家都辛苦一点。”

“先呢?是西北o21基地的后续跟进,这个主要是科学院这边对接,研究方向是在戈壁或沙漠中的种植技术问题。”

“o21基地常驻人口四到五万人,高峰时期可能会过六万,你们要研究在那里种植蔬菜的技术,粮食就不想了,但是蔬菜必须要实现自产,要不对于国家来说,每天光几万人的蔬菜运输都是个大麻烦。”

“接下来就是京城新城的建设,这件事主要是未来建工这边的事情。”

“国家这段时间可能会成立一个建筑工程部来管理国内所有的工程事宜,而且国家有意今年启动第一批国家道路的修建。”

“老康,你注意一下,要是国家公布的这个部门的成立,你主动联系一下,把咱们的标准、规范什么的全部交一份上去,以后这就是国家标准。”

建工集团的人听到后都是眼前一亮,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刘旭的这一套建筑业标准,是在后世的基础上重新编辑过的,恢复了已经不再使用的老式做法,比如说红砖砌筑、夯土墙建造、土坯墙砌筑、毛石墙砌筑、精修石块砌筑、报纸顶棚裱糊、秸杆麻灰顶棚、陶制下水管道安装等工艺,去掉了一些后世才出现的建筑材料工艺。

刘旭的这一套标准、规范是为了指导全国性的建筑行业,当然包括广大的农村地区,刘旭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建材工厂生产出来的材料还无法顾及到农村,再加上农村地区老百姓对性价比的选择,所以这些诞生于6o、7o年代的工艺无疑更为适合。

“这次的新城工程量巨大,所以我不准备全部由我们自己来施工,那么接下来就肯定会用到国内的那些营造公司以及各地新成立的建筑公司。”

“但是这些公司有一个通病就是不了解我们所用到的各种技术,水平更是参差不齐,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计划登报邀请所有的建筑、营造公司来我们这里培训,然后才能参加接下来的投标。”

“当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