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找上门来(1 / 2)

加入书签

独孤天川并不知道京都南宫家生的这些事,更不知道南宫槿榆兄妹俩已经将所有的事情告诉了自己母亲。

这两天他觉得是自己最开心的日子。

每天就是陪在两个孩子身边,教他们一些心法,然后再顺便教孩子们认字,毕竟年后他们两兄妹就得去上学了。

至于说公司那块?

有尹玲和浩子他们几人暂时就可以了,他相信他们。

而且再说他也不懂程序这块,他只需要把控具体的大方向就好。

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别墅宽大的玻璃窗,洒落在精心打理过的后院草坪上。

深冬时节,能有如此和煦的阳光实属难得,连空气都带着几分慵懒的味道。

然而,在这片宁静的氛围中,此时却蕴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练气息。

独孤天川站在草坪中央,身姿挺拔如松。

今天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教两个孩子八极拳,这门前世华夏有着“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的拳法。

毕竟有这么一句话: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而且他也真的非常想要看看,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从小精心培养的孩子,未来会达到何种程度?

他面前是两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独孤谨言和独孤诗瑄。

小家伙们穿着合身的棉质运动服,小脸上满是认真,模仿着父亲的站姿,虽然还有些摇摇晃晃,但那努力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谨言,诗瑄,看好了。”

独孤天川的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他刻意放慢了每一个动作,“今天,爸爸教你们一种新的‘游戏’,叫做八极拳。

它不是用来打架欺负人的,而是让我们身体更结实,力气更大,像小树苗一样,把根扎得深深的,不怕风吹雨打。”

他深知对三岁半的孩子而言,任何复杂的理论都是天方夜谭,唯有将修炼融入游戏和形象化的比喻中,才能激他们的兴趣和理解。

“先,是站桩,这叫‘两仪桩’。”

独孤天川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双手在身前虚抱,如同环抱一个无形的大球。

“想象自己是一棵大树,脚丫子像树根一样,紧紧地抓住地面。

对,就是这样,谨言很棒,诗瑄也很稳。”

扭头看了下,随即他走到孩子们身边,细心调整着他们的姿势,轻轻按压他们微屈的膝盖,确保不会过度负重损伤稚嫩的骨骼,又扶正他们的小手,感受那微弱的“抱球”

意念。

对于幼儿,他要求的并非形似,而是那种“扎根”

的感觉和身体的初步协调。

“好,保持住,心里默数到十,我们就休息一下。”

独孤天川微笑着鼓励。

他看着两个孩子憋着小脸,努力维持姿势的模样,眼中满是慈爱。

这“两仪桩”

是八极拳的基础,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调节呼吸、稳固下盘、凝练气力的奥妙。

他根据孩子们的体质,将站桩时间控制在极短的区间,重在体验和习惯的养成。

数到十后,两个小家伙明显松了口气。

“爸爸,腿有点酸。”

谨言揉了揉自己的小短腿。

“酸就对了,说明我们的‘树根’在用力呢。”

独孤天川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接下来,我们学一个简单的动作,叫‘撑捶’。”

他再次示范,动作缓慢如电影慢放。

只见他后脚蹬地,力从脚跟起,传于腰,主宰于腰,行于肩,催于肘,达于手,一拳缓缓向前推出,并非直来直去,而是带着一种微微向上的弧度,手臂在击出的瞬间有一个极小幅度的颤抖,仿佛绷紧的弓弦释放。

“看,就像这样,不是用手臂打人,是用我们整个身体的力量,像弹簧一样,‘砰’的一下弹出去。”

他尽量用孩子们能懂的语言解释力原理,“来,跟着爸爸做,慢慢来,不用力气,先学样子。”

谨言和诗瑄模仿着,小拳头软绵绵地向前推,动作稚嫩,甚至有些同手同脚,但独孤天川却看得津津有味,不断给予肯定:“对,诗瑄的步味对了,谨言的手型很好……”

他一遍遍地纠正,不厌其烦。

他知道,真正的劲力修炼至少要等他们经脉初成,气血稳固之后,现在只是打下“形”

的基础,培养对武术的初步感觉和兴趣。

“看,前面有个大坏蛋想抢我们的糖果,我们用‘撑捶’把他推开,保护糖果!”

孩子们立刻来了精神,小拳头挥舞得更有劲了,仿佛真有无形的“坏蛋”

需要击退。

荔枝也在旁边兴奋地跑来跑去,喵喵叫着,像是在助威。

就在这温馨而又充满童趣的教学氛围中,独孤天川脸上温和的笑容骤然一凝,眉头几不可查地蹙起。

他的神识感知范围内,两个陌生的能量源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起了清晰的涟漪。

这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