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供应链断 原材料产地爆冲突(2 / 3)
,你们放心。”
经过两天的颠簸,沈星晚和陆战锋带着采购团队抵达了冲突地区边缘的小镇。
这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街头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墙壁上布满弹孔,空气中混杂着火药和尘土的味道。
他们找到当地的华人中间商老陈,对方看到他们时,惊讶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沈厂长?你们怎么敢来这里?前两天还有流弹打到镇上,太危险了!”
“陈大哥,我们也是没办法。”
沈星晚拿出长绒棉样品,声音带着恳求,“欧洲订单催得紧,厂里断料就完了。
你在这一带熟,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哪怕找到其他仓库的存货,或者联系能绕过封锁线的运输队也行。”
老陈看着样品,叹了口气:“特级长绒棉在当地不多,张经理的仓库是最大的。
不过……我倒是知道有个小仓库,在冲突没那么激烈的南边,老板是当地人,手里可能有一批存货。
但他要价很高,而且只接受‘以货易货’,不收现金——现在这局势,现金不如物资值钱。”
“以货易货?”
陆战锋皱起眉头,“他要什么?”
“药品、食品、电机,这些硬通货。”
老陈压低声音,“他说最近医院缺药,电机也被打坏了,要是能给他弄来这些,他愿意用长绒棉换,价格还能优惠。”
沈星晚和陆战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希望。
“我们有!”
沈星晚立刻说,“出前我们备了些急救药品,厂里还有几台备用电机,我马上让国内过来!”
她握住老陈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急切,“陈大哥,麻烦你帮我们联系那个老板,就说我们愿意用最好的药品和电机换他的长绒棉,品质必须和我们带的样品一致!”
谈判的过程充满了波折。
当地仓库老板是个留着络腮胡的壮汉,名叫穆罕默德,他拿着长绒棉样品反复检查,又让懂行的手下测试纤维长度和强度,折腾了整整一下午。
当他确认样品品质达标后,又开始在物资数量上讨价还价,一会儿说电机功率不够,一会儿嫌药品种类太少。
“这些药品都是国内最好的抗生素和止痛药,比你在黑市买的高三个等级!”
陆战锋强压着怒火,军绿色的防弹背心下,肌肉紧绷,“电机是德国进口的,静音款,就算在冲突区用也不容易被现。
用这些换你的棉,你已经占大便宜了!”
他的手悄悄按在腰间的对讲机上,那里连着远处接应的华人商会安保队。
穆罕默德盯着陆战锋的眼睛看了半晌,突然咧嘴笑了:“中国朋友,够爽快!
我喜欢和实在人做生意。”
他拍了拍沈星晚的肩膀,力道不轻,“你的长绒棉要多少?我仓库里还有十五吨,都是和样品一样的特级棉,够你用了吧?”
沈星晚的心瞬间落回肚子里,激动得声音都颤:“够!
够了!
我们马上安排物资交接!”
她拿出合同,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抖,“我们现在就签协议,物资一到,立刻装棉!”
接下来的两天,双方紧张地进行着“以货易货”
的交接。
当卡车运来一箱箱药品和崭新的电机时,穆罕默德的眼睛亮了,亲自指挥手下卸货,又派了最可靠的运输队,带着武装人员护送棉车绕过封锁线。
临行前,他送给沈星晚一把当地的弯刀,刀鞘上镶嵌着彩色的宝石:“这是我们的护身符,带着它,路上没人敢拦你们。”
返程的路上,陆战锋紧紧握着方向盘,沈星晚靠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冲突区,长长舒了口气。
车厢里堆满了长绒棉,柔软的棉絮透过包装缝隙钻出来,带着阳光和泥土的清香。
陆战锋腾出一只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和恐惧:“你看,我们做到了。”
沈星晚反手握紧他的手,指尖划过他虎口处的疤痕,眼眶有些热:“是我们一起做到的。”
她侧过头,看着他专注开车的侧脸,军绿色的防弹背心勾勒出结实的轮廓,额角的疤痕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陆大哥,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不管多危险都陪着我。”
陆战锋腾出一只手,揉了揉她的头,动作温柔得不像话:“傻丫头,跟我说什么谢。
你是我媳妇,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别说只是冲突区,就是刀山火海,我也陪你闯。”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像这颠簸路上最稳的依靠。
当满载长绒棉的卡车驶入马来西亚分厂时,全厂上下爆出雷鸣般的欢呼。
王师傅拄着拐杖跑过来,摸着棉包上的标签,眼泪掉了下来:“回来了!
终于回来了!
咱们的‘暖福’有救了!”
工人们围着卡车又蹦又跳,马来西亚本地员工还跳起了传统舞蹈,庆祝这场跨越危机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