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反收购战 联合其他企业对抗(2 / 3)

加入书签

“环球亚洲区总裁戴维”

的名字。

她按下免提键,戴维傲慢的声音立刻充满了会议室:“沈厂长,听说你在组织小团体?我劝你别做无用功,识相点就接受控股,否则你们厂的欧盟认证可能会‘意外’失效,出口订单也会遇到‘不可抗力’。”

“戴维先生这是在威胁我?”

沈星晚的声音冷得像冰,“我倒要提醒你,你的通话我们已经录音。

威胁竞争对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些都违反了《反垄断法》。”

戴维显然没料到她会录音,语气瞬间变得气急败坏:“你会后悔的!

等着瞧!”

电话“啪”

地被挂断。

会议室里的老板们脸色都沉了下来。

张老板皱着眉说:“他说的不是空话,环球在欧洲的关系网很深,咱们的出口订单确实可能受影响。”

年轻老板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要不……咱们再想想?”

沈星晚走到窗边,看着厂区里迎风飘扬的国旗,转身时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怕就对了,说明他们怕咱们团结起来。

欧盟认证是靠品质拿的,不是靠关系;订单是靠信誉得的,不是靠妥协。

要是这次退缩了,以后他们只会变本加厉。”

她拿起笔,在《行业反倾销倡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我红星厂第一个签字,就算订单受影响,就算被穿小鞋,我也认了!”

陆战锋立刻在她旁边签下名字,军绿色的夹克袖子随着动作扬起,露出手腕上那块陪他走过军营的旧手表:“我陪星晚一起扛。”

“我签!”

东北老板第一个响应,粗粝的手指握住钢笔,在纸上划出有力的字迹,“我爹说过,做生意跟做人一样,不能让人戳脊梁骨!”

“还有我!”

张老板咬了咬牙,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三十年的厂子都熬过来了,不差这一次拼!”

签名的钢笔一支接一支传递,二十多个鲜红的签名很快布满了倡议书的落款页。

墨迹未干,李总已经联系好了省报记者;张老板开始统计各企业的损失数据;陆战锋则打通了商务部的举报电话,将整理好的证据一一报备。

会议室里不再有犹豫和退缩,只有热火朝天的忙碌,连空气都仿佛变得滚烫。

接下来的三天,反收购战进入白热化。

环球集团果然开始施压:红星厂的欧洲客户收到匿名举报信,质疑再生面料的环保性;几家联盟企业的原料供应商突然单方面毁约;甚至有税务人员频繁上门“常规检查”

沈星晚却早有准备。

她带着欧盟认证的原始文件和第三方检测报告,亲自飞往欧洲拜访客户,用事实粉碎谣言;陆战锋联系退伍战友的物流公司,紧急调配原料,解了联盟企业的燃眉之急;张老板则组织企业自查自纠,将合规经营的证据公之于众,让税务检查无机可乘。

周五清晨,《华东服装报》的头版刊登了《行业反倾销倡议书》,二十三家本土企业联名控诉环球服饰集团的倾销行为,附带详细的价格对比表和受害企业名单。

报纸刚一售就被抢购一空,网络上的讨论炸开了锅,支持本土企业的话题迅冲上热搜。

沈星晚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员工们在厂区门口张贴倡议书的复印版,陆战锋端着热粥走进来,军绿色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可靠。

“商务部刚才来电话,说已经受理咱们的举报,下周会派人来调查。”

他把粥碗放在桌上,粗糙的拇指擦去她嘴角的米粒,“欧洲客户也回信了,不仅没取消订单,还追加了明年的量,说支持诚信经营的企业。”

沈星晚接过粥碗,暖意从指尖蔓延到心底。

她靠在陆战锋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轻声说:“其实我也怕过,万一输了,不仅厂子受影响,还会连累这么多同行。”

“但你知道吗?”

陆战锋低头亲了亲她的顶,声音温柔而有力,“昨天张老板跟我说,他们厂的工人自加班赶工,说要为咱们中国人争口气。

还有东北老板,把准备给儿子买房的钱都投进来周转了。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战斗,是所有人的底气。”

正说着,李总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传真:“好消息!

环球集团声明了,说放弃对红星厂的收购,还说要‘尊重中国市场规则’!”

他的眼镜滑到鼻尖,露出激动得红的眼睛,“商务部的调查起作用了,他们怕了!”

办公室里瞬间爆出欢呼,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厂区。

工人们停下手里的活计,互相击掌拥抱;联盟企业的老板们纷纷打来祝贺电话,语气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沈星晚的感激。

下午,沈星晚组织联盟企业召开庆祝会。

没有奢华的宴席,只有食堂准备的家常菜,二十多位老板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