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震惊: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太原之战!势在必行!(2 / 3)

加入书签

关的土坡陡得很,我方士兵趴在战壕里往下扔手榴弹。

日军刚冒头就被炸得滚下去,窄道里很快堆起了尸体,血腥味顺着风飘出好几里地。

“第二天松井急了,调了重炮过来轰山梁。”

上官于飞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山梁防线:“炮弹跟下雨似的砸下来,战壕塌了好几段。”

“咱们的人只能顶着炮火补战壕,有的士兵刚把土填上,就被下一发炮弹掀翻。”

“李团长自己也抄起步枪打,胳膊被弹片划了个大口子,简单裹了块布就接着指挥。”

最险的时候,日军趁着炮火掩护冲开了东侧山梁的一个缺口。

十几个日军端着刺刀扑进战壕。

李云龙当时离缺口就几十米,抄起身边的大刀就冲了过去,跟着他的警卫员也往上扑。

双方在战壕里拼刺刀,刀刃碰撞的脆响、士兵的嘶吼混在一起。

最后硬是把日军又赶了出去,可那片战壕里,我方也躺下了二十多个弟兄。

到了第三天傍晚,松井师团的进攻突然停了。

上官于飞派侦察兵摸过去看,才发现日军在窄道里收拢残兵,还在往太原方向发电报。

后来截获的情报证实,松井伤亡超过两千,装甲车炸了八辆,现在就卡在石岭关外面,等着太原的援兵过来。

“但李团长那边也撑不住了。”

上官于飞的声音沉了下去,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伤亡统计:“阵亡三百二十六人,受伤的更多,有五百多,现在能拿枪的不足四千人。”

“不过,弹药也快没了,机枪子弹剩得不多,手榴弹也只够每人分20颗。”

江晨喉结动了动。

他知道李云龙的性子,就算只剩一个人,也绝不会放松井过去。

“李团长发来电报说!”上官于飞挺直了腰,语气里带着一股硬气:“石岭关在他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让日军前进一步。”

“他说哪怕等不到援兵,拼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把松井拦在这儿。”

“让我们放心去打太原。”

江晨闻言,表情多了几分沉重:“看来,我们得加速中攻破太原才是。”

“对了,你刚刚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什么?”

上官于飞:“闫老西趁着我们在榆次休整的时候,出兵了,想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江晨微微一愣:“这是哪门子好消息?”

上官于飞:“江晨,你听我把话说完……闫老西想来一个坐享其成,但没想到撞上了筱冢义男这个钢板!”

江晨饶有兴趣的问道:“哦,还有这档子事?”

而江晨接过电报,眉头瞬间拧成疙瘩。

电报里写得明明白白:晋绥军暂编第二旅、独立第五旅、新编第十七旅,合计三万余人,已悄悄拔营,沿着汾河支流往太原方向挪。

他们算准江晨部刚打完外围据点,正在榆次休整,想趁虚摸进太原,把“收复省会”的大功抢过去。

“糊涂!”江晨把电报往办公桌上一拍:“筱冢义男还在太原城里缩着,第六师团的主力没伤筋动骨,他们就敢往枪口上撞?”

“江晨,事情是这样的……”上官于飞简单的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

画面重塑。

晋绥军各部刚冒头,日军飞行大队的九六式轰炸机,足足三十多架,像一群饥饿的秃鹫,正朝着晋绥军行军的方向俯冲。

其中晋绥军暂编第二旅,刚走到小店镇外的开阔地。

旅长李汉章勒住马缰绳,正跟参谋吹嘘“进城后怎么接受百姓欢迎”,突然听见头顶的轰鸣声。

他抬头一看,脸瞬间白了,扯着嗓子喊:“防空!快找掩护!”

可哪里有掩护?

为了赶速度,晋绥军没带重武器,连挺高射机枪都没配。

士兵们手里只有汉阳造和手榴弹,面对俯冲的轰炸机,跟赤手空拳没两样。

第一架轰炸机投下的炸弹,直接砸进暂编第二旅的辎重队。

“轰隆”一声巨响,十几辆拉弹药的马车炸得四分五裂,木片、弹药箱碎片混着士兵的胳膊、腿。

像断线的风筝似的往天上飞,鲜血洒在黄土地上,瞬间洇出一片黑红。

紧接着,轰炸机群开始低空扫射,机枪子弹织成的火网往人群里压。

新编第十七旅的士兵挤在田埂上,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一颗炸弹落在队伍中间,炸出个两米多深的坑,坑边躺着十几个士兵。

有的断了腿,有的肚子被弹片划开,还有的已经没了气,眼睛还圆睁着盯着天空。

惨不忍睹。

“跑啊!再不跑就死光了!”

不知哪个士兵先喊了一嗓子,新编第十七旅的队伍瞬间崩了。

原本还算整齐的队列,成了四散奔逃的乱兵。

有的士兵扔了枪,有的连帽子都跑掉了,踩着同伴的尸体往回窜。

李汉章拔出佩枪朝天上放了两枪,吼得嗓子都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