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全面升级榆次城防御,打造最前根据地,惊现全民参军盛况(1 / 3)

加入书签

此时。

筱冢义男沉默了,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

指挥部里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

每一声都像在提醒他:时间不多了。

他心里清楚,太原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飞行大队刚刚支援完第六师团,飞行员还没来得及休息。

地面部队要防守四面的城墙,根本抽不出多余的兵力去石岭关。

可松井师团是关东军的主力。

如果真的被李云龙歼灭,不仅会影响关东军的士气,还会让大本营认为他“见死不救”。

到时候,他面临的就不只是战败,还有军法的制裁。

“没办法……”

筱冢义男长叹一声,语气里满是无奈,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在通讯兵身上。

“命令飞行大队:立即休整,半时后再次出兵。”

“所有可用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全部调往石岭关,务必支援松井师团突破李云龙的防线!”

“告诉松井,就算拼了飞行大队,也要把石岭关拿下来,尽快赶来太原解围!”

“哈衣!”

通讯兵连忙应声,转身跑出指挥部。

随后,筱冢义男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刚才因击退晋绥军而升起的喜悦,早已被松井师团的求救电报冲得无影无踪。

他知道,这只是新麻烦的开始。

李云龙的装备、江晨的逼近、松井的无能,像三张网一样。

正慢慢将他和太原城困死在这片土地上。

参谋长走到他身边,轻声:“将军,飞行大队连续作战,飞行员的体力恐怕撑不住……”

“撑不住也得撑!”

筱冢义男的声音带着一丝决绝:“现在不是考虑体力的时候,是考虑能不能守住太原的时候。”

“如果松井师团完了,我们就真的成了孤军,江晨和李云龙一汇合,太原就彻底没救了。”

他的目光重新回沙盘,手指在“石岭关”和“太原”之间画了一条线。

这条线上,此刻正上演着一场决定华北命运的激战。

而他和第一军,显然已经没有了退路。

……

此时。

榆次八路军独立纵队司令部。

由于榆次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所以,江晨在占领榆次后,决定对其进行了改造。

准备把榆次打造成一个后勤补给战,甚至成为江晨挥师北上的重要根据地。

随着部队的发展,里隆村根据地已经无法支持独立纵队了。

所以,扩大根据地是江晨目前首要任务。

作为独立纵队司令员,他很清楚,占领只是第一步。

要将榆次打造成坚不可摧的堡垒、支撑后续战局的根据地,此刻才是真正的开始。

“命令各营,除留一个连肃清残敌、维护城内秩序外。”

“其余部队即刻集合,随我勘察防御要点!”

江晨的声音沉稳有力。

狗剩等人迅速记录命令,转身奔向各部队驻地。

半个时辰后,江晨带着周卫国、李大本事,金戈连骨干以及本地乡绅代表,踏上了绕城勘察的行程。

榆次地处太原以南,是正太铁路与同蒲铁路的交汇节点。

东接太行山脉,西临汾河平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处地势低洼,若遇敌军炮击,城门极易受损。”

站在南城门外,江晨指着被炮弹炸出缺口的城墙,眉头微蹙。

工程连连长赵铁牛立刻上前:“司令员,俺们连夜赶工,先用沙袋填补缺口,再用砖石加固。”

“我跟你保证三天内让南门恢复原样!”

“好!”江晨点头,又指向城门内侧:“光补不行,要改。”

“在城门后加筑一道瓮城,瓮城墙体厚度增加到三米。”

“内侧设置射击孔,就算敌军攻破外门,也能在瓮城里打一场歼灭战。”

“好,我来处理!”

随后,江晨勘察至西城时,正太铁路的铁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铁路是命脉,但也可能成为敌军快速推进的通道。”

江晨蹲下身,手指沿着铁轨延伸的方向划过:“命令铁道连,在城外五公里处的铁轨上安装道岔机关。”

“平时正常通行,遇敌来袭可迅速切换道岔,让敌军列车脱轨。”

“再在铁路两侧修筑隐蔽的机枪阵地,每五百米一个,配备重机枪和迫击炮,形成交叉火力网。”

“是,司令!”

江晨顿了顿,看向身旁的周卫国:“另外,把城内的火车站扩建,增设货运站台和隐蔽仓库。”

“既能方便物资运输,又能在战时快速转移伤员和群众。”

“放心吧,司令,我来处理!”

紧接着。

城北紧邻潇河,河上的石桥是连接城外的重要通道。

江晨望着石桥上残留的弹痕,沉声道:“这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