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3章 对祖宗发誓(1 / 2)
质子,一般来说是指被派往他国的人质,基本情况下都是王子,世子等出身高贵的男性成员。
多出现在先秦时期,是诸侯国之间政治互信的象征和筹码。
这个事李慎还是了解一点的,因为在长安城也有不少质子。
只是明面上不这么叫而已,比如新罗国的金义让,皇室贵族,却三代作为质子。
在大唐给你个官职,体面的活着。
其他属国也是如此,都是以求学的名义派来质子,而大唐对他们也不约束,
你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完全看你自己的态度。
因为强大,大唐不在意这些,也是因为强大,这些小国主动送来质子。
但从来没有听说有一国之君来做质子的,那跟归降也没什么区别。
除非是灭国之后被抓去,不然怎么会去对方的都城?
松赞干布问出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纪王是不是要强行带他去都城?
是不是想要他在那里做质子。
李慎明显一愣,他没有想到松赞干布说的这么直白,大家都是文明人,说话就不能隐晦一些?
不是有一句话叫看破不说破么?你这样说出来大家都尴尬。
“赞普说的哪里话,怎么会让赞普去做质子呢?赞普到了长安城,陛下一定会奉为上宾。
等赞普病情好转之后,赞普想要什么时候离去就什么时候离去,本王就不会阻拦半分。”
李慎一脸的严肃,就差诅咒发誓了。
可是松赞干布依旧面无表情,他才不会相信眼前这个纪王的话,如今的事情已经很明显,
纪王就是想要将自己带回长安城,而且看这个驾势纪王应该是势在必得。
不过他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不然也不会只带三千骑兵过来。
他甚至都想过到了这里后纪王把他立刻杀死,或者是不救他。
“怎么,赞普还不相信本王?”看到松赞干布不说话,李慎开口问道。
松赞干布摇了摇头:
“我自然是不相信纪王,事到如今你我心知肚明,到了长安我恐怕就出不来了。
不过纪王若是想要用我威胁吐蕃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我既然敢只身前来,必然是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已经将赞普之位传给了我的孙儿。
还留下了所有的忠臣良将,这次跟随而来的臣子当中,除了内大相,其他的都是各方势力的代表,
他们的死活并不重要。哪怕是我身死,吐蕃也不会乱,我吐蕃大军还是在王庭手中。”
松赞干布面带微笑,他也是聪明人,把利害关系先告诉李慎,就是在说你抓住我也没有用。
我已经安排好了后事。
李慎闻言跟王玄策对视一眼,这他们两人昨天就已经猜到了。
一国之君即将死去肯定要托孤的。
“赞普啊,你这么说就让本王很失望了,本王待你如至交好友,你却如此不信任本王。”
李慎说到这突然举起三根手指:
“我李家皇族第七代子孙,当今皇帝陛下第十子李慎对列祖列宗发誓,绝不阻拦吐蕃赞普的去留,
若有被誓言,人神共愤,必遭天谴。”
突如其来的发誓让房间里变得安静,王玄策呆呆的看着李慎,他们刚刚商量的时候没有这个环节啊。
再说你这个发誓是不是有些太严重了,竟然以列祖列宗发誓,这要是被陛下知道了,还不打死你?
这可是大不孝啊,一般情况下就算是诅咒发誓都很少有人拿祖宗发誓的。
在这个时代,孝这个字可不是光用嘴说说,发两个视频就完事了。
是要实实在在做出来的,不孝者会被人看不起,会不能做官。
高履行丧母,拒不吃饭,以表孝道,李世民闻之下旨进食,要不然他都能饿死。
最后得李世民赞赏加以重用。
在这个时代不孝没有借口,什么工作忙,什么有自己的一家子要养活都是不孝的借口而已。
就算是平民百姓每年没有收入,也要养活双亲,就算是灾年没有吃食也要先让父母吃饱,这就是孝道。
现在这纪王居然敢拿祖宗发誓,要么是真心实意,要么就是大逆不道。
松赞干布同样熟知大唐文化,知道大唐以孝治天下。
他也没有想到纪王居然为了让自己相信用自己的祖宗发誓,这是不是有些太儿戏了?
那要是到了长安城自己真的离去他又如何是好?
正当松赞干布思索之时,李慎再次开口:
“怎么样,赞普,我已经发下毒誓,你难道还不相信我的一片赤诚么?”
“纪王殿下,不知你为何要如此?”松赞干布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李慎目光变得崇静,眼中失去了焦距,有些深邃。
“那是因为你与我阿耶年轻的时候很像,同样是凭借一己之力打下了江山,同样兢兢业业,恪守己规,同样立志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我自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