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君后的意思(2 / 2)

加入书签

跟着一起忙活玉米,对这些玉米,代老将军有着与旁人不同的感情。

赵正跟在代老将军身边,是代老将军知道他的身份后特别喊过来的。

老将军一边忙,一边问赵正有关孙子的事。

先前老将军本来就想来忠勇村住阵子了,结果蒋沫熙“横空出世”,老将军计划落空。

这回因为玉米的事,老将军却是了了这份遗憾。

皇上召见,代老将军对赵正说:“赵村长随我一道去吧,皇上或许会有话问你。”

赵正立马慌了:“老将军,草民这……”

代老将军道:“你是村长,我这个做爷爷的想要知道石井和云安以前在村子里的事,皇上与千岁也会想知道,走吧。”

赵村长的腿软了,这要去见皇上和千岁了?!

代老将军先到了,让赵村长在外面候着,过了不一会儿,一身庄户穿搭的王世子也到了。

所有收获的玉米全部继续晾晒,晾晒好后,永明帝拿走的那部分玉米就要赶紧装麻袋送去码头运去京城。

留在忠勇村的这部分肯定要留出一些作为种粮,具体怎么做,出于尊重,也得去信问一下王石井和邵云安的意思。

敕南府应当是可以一年两季的,可一年两季具体该什么时候下种,田又要怎么维护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

永明帝不能拿整个敕南府的良田去做这个试验,最合适的地方就是忠勇村,就是忠勇公的私田。

王世子现在也算是有着比较丰富的种玉米的经验了。

之前因为玉米种子有限,所以敕南府这一年仍是种了一季。

现在种子的数量不是问题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看敕南府是否真的能一年收获两季的玉米。

永明帝仍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慕容仪。

他可先行回京,年后返回敕南府盯着玉米的耕种,直到确认玉米是否可以在敕南府耕种两季。

慕容仪责无旁贷且十分高兴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唯一遗憾的或许就是明年可能要一整年无法陪伴宝宝。

与慕容仪说完话,永明帝就让他继续去忙,不过留下了老将军,并让郭逊把赵村长带进来。

赵村长在外面等得腿肚子都在打颤,毕竟他不是某位郡郎,一心把皇上当祖宗,还想着跪下能不能许愿。

赵村长进来后扑通就跪下了,磕头叩拜。

永明帝让赵村长起来,还心情颇好地赐座。

赵村长进了“忠瑞园”,村民们立马就关注到了,赵家的几个人顿时都无心做事,有担心也有某种激动。

永明帝和君后留赵正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才让他回去了。

从“忠瑞园”里出来,赵正的腿肚子还在打哆嗦,抬眼就看到儿子赵元庆站在远处等着他。

赵正一步步挪过去,挪出园子的守卫范围,他就伸出手一把抓住了儿子。

赵元庆吓坏了,忙问:“爹,您怎么了?”

不会是皇上罚爹了吧!

赵正:“爹也是见过皇上和千岁的人了!”

赵元庆:“……”

赵正退下了,永明帝往后一靠,一扫刚才面见赵正时的端正模样,显得十分惬意地说:

“云安这园子不大,住着倒是十分的舒适,朕与千岁在他这园子住几日再回京。

朕记得云安说他这西山上有不少野物,还有茶林,朕与千岁也去瞧瞧。

可惜就是虎哥不在,抓不着那羽鸾了。”

老将军一本正经地问:“皇上可要去寻寻那大槐树神?”

永明帝顿时严肃了几分,却说:“是否能寻到那树神只能看缘分,不过云安说的那处泉眼朕倒是想去瞧瞧。”

老将军点了点头。

君后这时候出声:“那王大力是住在村中的吧。”

老将军看过去道:“应是。”

君后神色淡淡:“石井已经离宗,但那王大力毕竟上了年纪,又是住在忠勇村。

待他过世,石井回与不回都惹人议论。

议论石井倒也罢了,本君却是不想听人议论云安和翼哥儿。”

老将军没有作声,永明帝直接问:“那君后的意思……”

君后:“王大力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在永修县,另一个臣记得被皇叔流放去虎行关了。”

永明帝明白君后的意思了,接下话头:“王大力有儿子,自然应当由其子为其养老。”

老将军这时候接话了,道:“养儿防老,王大力的两个儿子确实应当为其养老送终。”

永明帝:“郭逊,你去一趟那赵村长家,就说朕十分看重孝道。

忠勇村为石井封地,莫要村中之人做出有损石井声誉之事。

村民有子,却无子奉养,实乃大不孝。”

郭逊:“奴婢遵旨。”

郭逊出去了,永明帝道:“朕从帝师那里学了一句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当为警示之言。”

老将军表示赞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