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红楼13(2 / 2)

加入书签

一位是贾母为她挑的,一位是王氏属意的。

元春的目光落在纸卷上,上面正是:

《杏帘在望》林岱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春看到“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时,忍不住点了点头,简洁自然,又是寻常民间之景,旁敲侧击地歌颂了皇家恩德。

呈到御前,必然龙颜大悦。

元春是皇帝的侍,回家省亲,是皇帝的恩德,他省亲的主要任务不是探亲,而是宣扬皇家。

岱玉此诗作得极好,即使是列为魁首,也绰绰有余。

宝钗的当然也不错,工工整整,端的是一个滴水不漏,毫无错处。

不过岱玉的更合适。

元春自然是支持薛贾联姻的,他的父亲王氏,姨母王子腾,也是这样想的。

但他今日见了岱玉,发觉这人是出众的,能与他的妹妹相配,若不是家族使命,他与阿霜倒也算一对佳偶。

可惜了。

评了魁首后,已不早了,再过一时半刻,元春就得起驾回宫了。

临走前他颁下一道旨意,让家中的姊妹兄弟们入住大观园,免得空置了。

梨香院离得远,不方便走动。而岱玉又与妹妹住在一处,实在碍眼。

元春赐居大观园,又给各姊妹兄弟赏了东西。

阿霜与宝钗的一样,都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其它人只有宫扇与香珠,岱玉也是如此。

阿霜疑惑,为何哥哥唯独给她和宝钗赐了一样的。更何况,这凤尾罗、芙蓉簟……

阿霜不爱学读那些正经的考取功名的书,偏爱些杂书杂诗,拣着长辈不许看的书看,她听过李商隐的“凤尾香罗薄几重”、白居易的“芙蓉帐暖度春宵”,因而知道凤尾罗、芙蓉簟有些特殊的意义。

她若是再年长些,娶了夫侍,便知这凤尾罗、芙蓉簟二物是男儿嫁妆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怎么我与林弟弟不一样,反倒与薛哥哥一样?”

“还有,我和薛哥哥怎么多了这两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