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天十门炮,谁敢信!(2 / 6)
,那都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至于上一次刘卫东能拿到造子弹的设备零件,一方面是刘卫东知道这关键零件对兵工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纯属是藤田一二把肉送嘴边上了,刘卫东顺势而为。
李云龙高兴的话没有说完,边上的高六斤嚷起来了:“书生,这测试火箭筒这么重要,你真的要放弃吗?”
高六斤的心中,那是在骂。
你个书生,你要弃权,你也不早点说。
老子都在李云龙面前弃权,要是重新再和他争,这也不占理了。
刘卫东没有搭理高六斤,而是看着李牧之,直接问最关键的东西:“李厂长,这火箭筒测试成功了的话,第一批火箭筒能造多少具,大概什么时候做出来?”
“这个不存在什么第一批的概念。”李牧之回答说道,“现在做测试的火箭筒,一共有十二具,测试成功了,这十二具火箭筒没有问题了,直接就可以投入战场。我已经说过了,兵工厂这边能自己做炮管了,到时候火箭筒的产量,每日能产出十具左右吧。”
这十二具测试的火箭筒,都是用迫击炮的炮管改装,这个炮管是拿来就用,比较省事。
兵工厂造新的炮管,由于不需要太高的质量,所以这炮管产出效率也还行,每日能供应十具火箭筒需要的炮管。
“一天产十具火箭筒吗?”在场的众人,个个无不震惊。
这火箭筒也属于火炮了啊。
你就是一天能造十支枪,那都了不得了。
你这可是造的火炮啊。
一天十门炮,谁敢信!
就连边上不懂军工制作的老张同志都忍不住对李牧之提出疑惑:“小李,这火箭筒一天真能做十具吗?咱连枪都做不出来,却能做出来十具火箭筒,也太不可思议了。”
李云龙等人也都纷纷看着李牧之,等着他的回答。
李牧之解释说道:“传统的火炮为什么造的很慢,那是因为对炮管的要求很高,工序特别的多,也比较耗时。而这火箭筒的炮管不需要那么高的质量,节约了很多工序和时间啊。至于造枪,最难的是无缝钢管和刻膛线,这个和炮管要求一样很高,所以暂时还造不了枪。不过我相信,边区兵工厂造出属于自己的枪,那只是时间问题。”
后世有火箭筒,采用模块化设计,主体结构由塑料部件构成,整体零件数量相对较少,造火箭筒的速度简直快的吓人。
边区兵工厂这边现在不具备制造塑料的条件,要不然,李牧之也能大幅度提高产能。
听李牧之这么解释,李云龙还是说道:“就算是这样,一天生产十具火箭筒,那也很吓人了啊。”
这一个月就是三百具。
一年就是三千六百多具。
想想啊!
咱的队伍拿着三千多具火箭筒,凭着游击战的优势,哪个鬼子看了不头疼?
哪怕是他天皇的卫队来了,也得给老子老老实实的把尾巴夹起来!
张万和哈哈大笑了起来:“不错,哈哈,不错啊,一天造十具火箭筒,我马上上报总部首长,到时候,这价格肯定给的很公道的,你们都放心啊,肯定个个都能拿到东西啊。”
李牧之语气却是冷静的很:“一天十具,其实很慢很慢了。一年下来,三千多具,而我们的队伍少说也有个二三十万人了吧,平均一百个人,才能分一具火箭筒。而日军那边,一个小队就能配备两具掷弹筒,兵工厂这生产的效率,还是有待优化啊。”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