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睡不着的夜猫子119(1 / 1)
开春的风带着湿润的暖意,吹醒了清溪两岸的草木,也吹绿了那片愈繁茂的草药田。
阿砚按去年的约定,在田埂边新辟出一小片地种甘草,翻土时,豆子蹲在旁边帮着拣石子,指尖偶尔碰到他的手背,两人都像被春日的暖阳晒着似的,悄悄红了脸。
小阿牛领着几个半大的孩子跑来,挎着的竹筐里装着刚冒芽的黄芩幼苗,他把筐往地上一放,献宝似的捧出几株带露的紫花地丁:“豆子姐姐,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早!”
孩子们围着新翻的甘草地叽叽喳喳,有的蹲在花径边数紫花,有的跟着阿砚学认甘草的种子,软乎乎的声音混着风声,比田埂上的鸟鸣还热闹。
新先生推了推圆框眼镜,拿着纸笔蹲在田边,把这一幕细细画下来,说要添进草药志的“清溪故事”
里。
豆子看着先生笔下的身影,悄悄拿出帕子,指尖顺着之前绣的蒲公英纹路,又添了几笔小小的甘草叶,叶片边缘的针脚细细密密,像极了阿砚种在田里的甘草芽。
入夏时,甘草长得齐腰高,绿油油的叶片在风里翻卷,带着淡淡的甜香。
豆子和阿砚在凉棚下晒草药,小阿牛不知从哪儿摘来一大捧野草莓,红通通的堆在竹盘里。
孩子们围过来分着吃,草莓的酸甜混着甘草的清香,连空气里都带着蜜意。
邻省书坊的人又来送书,这次不仅带来了加印的草药志,还捎来一叠孩子们的画——都是各地学堂的孩子画的“我眼里的草药”
,有的画着带露的薄荷,有的画着开花的甘草,还有一张歪歪扭扭的,画里是个挎竹筐的小身影,旁边写着“清溪的小阿牛和苦参”
。
小阿牛捧着那张画,脸涨得通红,却舍不得放下,连夜找了块木板,把画钉在学堂的墙上,跟豆子绣的九里香窗纸挨在一起。
夜里下了场小雨,豆子担心画被打湿,拉着阿砚去看,却见小阿牛早就找了油纸,小心翼翼地把画盖好,自己蹲在旁边,用草帽挡着漏进来的雨丝。
阿砚把带来的甘草糖塞给他,摸了摸他的头:“下次下雨,先顾着自己,别淋着。”
小阿牛含着糖,用力点头,甜香从他嘴角溢出来,飘在雨夜里,竟比九里香还暖。
秋分时,甘草到了采收的时节,阿砚带着孩子们挖甘草根,粗粗的根须上沾着泥土,掰开一节,甜汁顺着指缝流下来。
豆子在灶台边忙着熬甘草糖,锅里的糖浆冒着细密的泡泡,甜香飘出院子,引得路过的村民都笑着问:“豆子姑娘又熬糖啦?”
她笑着应着,往锅里加了些晒干的金银花,熬出的糖不仅甜,还带着淡淡的花香。
孩子们把熬好的糖切成小块,用新剪的九里香叶片包着,有的送给邻村的老人,有的装进小布包,说要寄给书坊里的人。
冬至前终于下了场小雪,像去年那样,把清溪染成了白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