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苏军异动(2 / 3)

加入书签

冻土开始渗出泥泞,原本坚实的冰面缓缓塌缩、松弛了,显出倦老的面孔。

大地仿佛不再安卧不动,而在消融中呼吸。

地表上满是解冻所刻下的裂痕,蜿蜒曲折,如老兽冻伤的皮裂,又似古老符箓,宣告严酷季节已经破阵。

风也悄然换过了性子,不再尖利刮脸了。

它缓慢、沉重却带着暖意地拂过无垠苔原,残存积雪的碎片下面,竟有青绿点点怯怯探头。

更有些矮生柳枝的柔条,不知何时已缀满了细小的芽苞,琥珀颜色在冰天雪地里摇曳。

苔原的低洼处,静卧着深浅不一的“热喀斯特湖”

——那是冻土沉陷、冰融水聚而成的奇异景致。

其湖面幽深沉默如眼波,映出微蓝的天光与残雪的边际。

在这冷硬的冻土上,冬虽未散,春已固执地开始凿冰。

阳光照进冰崖罅隙,竟如一把尖利的匕,刀刀刻入冰面;冰碎渐落,水波流动处,竟也漾起清冷又澄澈的微光——恍若春色正细细切割严冬的铠甲。

原来寒冷的大陆腹地中,春的降临从来是肃然的战场,是寒凝溃败于暖阳处的阵痛。

虽无喧哗嫣红,却有冻土崩裂与雪融水流,它们用低浑之声完成了对冬的盛大处刑。

这便是雅库茨克之春:冰封下涌动的生命,沉默里蕴含的巨力。

这边是自古以来属于我国的领土,世外寒都雅库茨克!

牛猛朝杆哥竖起大拇指,“长,您写得太好了!”

杆哥是军队内的作家,任职于战区创作室,挂着上校军衔,尽管他才三十多岁。

因为他的职称是正高级,对应的是教授级别,所以,哪怕他的服役年限只有十几年,仍然得到了上校军衔。

所以,牛猛称他为长是没错的,当然,杆哥是他的笔名。

杆哥回忆着说,“西伯利亚是地球的净土,几万年以前这里是什么样,现在就是什么样。”

“1977年,我随部队调防阿里地区,在那里看到了纯洁得令人心醉的雪域高原,我以为那是最纯净的地方了,直到我来到这里。”

笑了笑,杆哥拿手一指对岸的雅库茨克城,说,“这座城市是原萨哈共和国的府,是该国最大的城市,方圆一千公里之内,也就这个地方最适合人类居住。”

“如果有机会,我非常希望以主人的身份去到那里潜心创作。”

牛猛听出了言外之意,当即道,“长,只要上级一声令下,我营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内冲进雅库茨克,解放那里的人民,夺回失土。”

杆哥缓缓点头,收起笔记本,抬起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继续观察着雅库茨克城。

同行的摄影记者不断地消耗着快门,拍摄下对面的风景以及地标,还有军事警戒哨位。

采风团从了望塔上下来,通讯员跑过来,低声报告道,“营长,对面的部队的集结,可能有情况。”

牛猛当即严肃起来,对杆哥说,“长,可能有情况,我派人送你们到后方。”

杆哥是采风团的团长,是采风团临时党支部书记。

谁知,杆哥说,“你派人送其他人回后方,我跟着你们。

我不只是作家,也是战地记者。”

牛猛要说话,杆哥摆手道,“我在步兵连队当了六年的兵,比你早好几年,不用担心我。

给我拿一支枪。”

见状,牛猛不要强求,立即安排人送其他人回去,但是,有两名记者坚持要随部队行动。

战事是需要记录的,战士们的英勇需要让全国人民知道。

杆哥干脆挑选了三个人,加上他四个人,组成了战地报道组。

他把其他三人召集起来,道,“我们都是党员,按照规定,三名党员以上可以成立临时党支部,我宣布战地报道组临时党支部成立,我担任书记,铁记者为副书记。”

“是!”

牛猛立即带着战地报道组火赶回了营部。

营部参谋报告道,“营长,十五分钟前,雅库茨克守备部队开始集结,出动了12辆t-72坦克和12辆bp-1步战车,雅库茨克西郊的炮兵也进入了阵地。”

“他们可能要动手了。”

牛猛毫不迟疑道,“按照第一套预案执行!”

“是!”

牛猛立即拿起话筒向前线指挥部汇报情况,很快,雅库茨克守备部队异动这个情况就报到了李干这里。

李干把电话直接打到了牛猛这里。

“牛营长,我是李干!”

“长好!

我是牛猛!”

“你记住,一旦开打,你部立即给老子猛插雅库茨克,什么都不用管,用最快的度给老子插到雅库茨克,控制该城!

武警机动师会在你后面跟进接收,你继续给老子往他们的纵深打!

我倒要看看老毛子的骨头有多硬!”

李干掷地有声地命令。

牛猛精神一震,大声道,“请长放心!

油箱里的油能跑多远,我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