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6地之王(1 / 2)
5月中旬,陆军第71合成旅第7o1突击步兵营秘密进驻红星市南郊的一处山谷。
陆军第71合成旅是东大陆军王牌中的王牌,是东大陆军第一支合成化步兵部队,前身是反击战中立下大功的步兵第71师,是第一支攻入凉山的部队。
这支部队威名赫赫,长期驻扎在阿里地区,高寒山地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这个旅自从参加远东战争后,就一直留在了远东,这几年一直在搞高寒地区作战训练,是远东战区手里的王牌。
该旅既不是大编制旅,其武器装备也不比兄弟部队的优秀,其战斗力之强悍,源自于该旅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非常出色的单兵素质以及班排战术。
一个字——能打!
7o1营全营上下就那么六百多号人,分四个步兵连、一个作战支援连。
合成营没有单独编制炮兵连,所有的重火力全部合成到了步兵连里,因此,是4+1模式。
除了携带的基数弹药,合成营需要在战地后勤保障的支持下才具备连续进攻能力。
7o1营是突击步兵营。
“突击”
这个概念很灵活,通常泛指机动灵活的部队,但是,这个术语也常用于作战时的临时编制,如重型机械化部队组成的部队,担负突击任务,便称突击部队。
大多数人一想到重型机械化部队,第一个印象就是机动慢吞吞的部队,比如以履带式装甲平台为载体的部队。
当然,相对于轮式装甲平台,履带式装甲平台的机动是慢吞吞的。
那些动辄五六十吨的主战坦克、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履带式步战车、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等等,寻常桥梁无法承载。
主要是以主战坦克为标准,以当前东大陆军批量装备的88式主战坦克为例,战斗全重6o吨。
而国内大多数桥梁是无法通过这么重的车辆的。
这就限制了装备这款主战坦克的重型机械化部队的活动范围以及度。
88式主战坦克是1987年初批量生产的,也就是去年,按照研制的时间表,完全体要在1988年才能搞出来,因此当时定型为88式,结果研制团队提前一年搞出来了。
李干一锤定音,沿用88式这个编号,不做改变了。
东大主战坦克以定型年份命名是惯例了,这也不算是破坏了这个惯例。
与此前的81式主战坦克相比,88式主战坦克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美国的第三代主战坦克1“艾布拉姆斯”
是1971年服役的,苏联的第三代主战坦克t-8o是1976年服役。
从时间线上来看,东大的88式主战坦克是最晚的。
但是,88式主战坦克之所以被李干定义为真正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原因在于,李干是用他前意识的标准来定义的。
88式主战坦克拥有电子战系统。
全球仅此一家。
也就是说,88式主战坦克具备电子战能力。
这个他妈的太牛叉了。
可不是主动防御系统,当前东大的坦克装甲车主动防御系统还在研当中,反而是电子战系统已经很成熟的。
这得益于歼-1o系列战机的迅猛展,电子战技术就是该系列战机展过程中延伸出来的。
88式主战坦克其貌不扬,美苏两军早早就偷拍到了这款坦克的外形,愣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认为是81式主战坦克的改款。
在炮塔上方,始终用篷布覆盖着一具类似于探照灯模样的设备,美苏情报部门认为是遥控武器站。
这种装载坦克装甲车炮塔上,射手在乘员舱里用遥控器进行控制的武器站,在8o年代算是比较高深的技术的。
无论是坦克还是步战车、装甲车,只要有炮塔,那炮塔里面必定是要有人。
比如坦克的炮塔,车长、炮长、装填手的位置就在炮塔里,只有驾驶员的位置是在车体里。
后来一些坦克采用了自动装弹机,炮塔里就是车长和炮长的位置。
炮塔上方有两个向上开启的舱门,平时行军的时候,车长和炮长都会把上半身露出来,就是那么一个位置。
坦克的炮塔上通常有一挺127毫米重机枪,由车长操作,炮长则负责打炮,打主炮。
东大陆军步兵部队里威名赫赫、广受大家追捧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就是根据坦克用的那个型号改进过来的,坦克炮塔上的127毫米就是坦克的防空武器。
武装直升机是坦克的天敌,因为这种先天性优势,美国大力展武装直升机用于对付苏联庞大的坦克集群,ah-1“眼镜蛇”
、ah-64“阿帕奇”
这两种武装直升机,就是美国专门研制出来对付苏联坦克集群的。
射手暴露在炮塔外面生存率太低了,而且还是车长。
所以,军工人员就提出一个想法,能不能设计一种可以由车长在车体里坐着就可以操作的高射机枪?
众所周知,坦克车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