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几辈子的福分(2 / 5)

加入书签

    王烈之所以背身能力不够好,正是因为他本来也不是一个纯粹真正的中锋。

    他早些年是边锋,后来是前锋,现在是中锋那也是因为运动能力下滑后才不得已为之的。

    足球场上并不是说在中路活动就叫“中锋”。

    也不是说只有身强力壮,人高马大,技术粗糙的球员才能是“中锋”。

    巅峰期的王烈边路中路都能踢,射门得分时基本上都在中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个“中锋”。

    因为他更多时候是面朝球门接球,他是个终结者。

    而中锋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背对球门接球。

    接球方式不同决定了前锋和中锋技术运用特点的不同,也决定了两者踢球思路的差异。

    沈东升说的没错,王烈打中锋是被迫的,是逼不得已。

    因为身体机能下降,运动能力不足,很难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冲刺,从边路杀到中路。

    他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最后就局限在禁区附近了。

    这个时候他背身能力不足的缺点便被放大了。

    在有些时候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遇上强敌或者战术相克的球队,这个缺点就会很要命。

    见大家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蔡伯康继续说道:

    “现在王烈的身体机能很明显比之前好了,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但就是好了。从这两场比赛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跑动范围更大,和泰国队比赛的时候,有好几次甚至都回撤到了中圈,然后进行冲刺。另外在球队反击的时候,他也能够高速前插,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能在前面当个桩子,或者是在后面看戏……”

    何振勇和沈东升连续点头。

    蔡伯康说的这些,他们在比赛中确实也都观察到了。

    “我最开始以为只是一场比赛中的偶发情况。现在两场比赛都踢完了,而王烈在这两场比赛中都有类似的表现,从踢球习惯上来说,他就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候……

    “就比如对阵卡塔尔的比赛,我们让王烈上场之后打中锋,在禁区里抢点,或者是给其他人做策应。最开始他确实是这么做的,但实际效果不怎么好。有一次进攻我印象很深刻,就是池震带球从边路内切到禁区里,王烈当时也在门前。再加上池震带回来的卡塔尔球员,于是禁区里非常拥挤。在人员如此密集的情况下,池震的盘带基本上没有发挥空间……”

    听见蔡伯康这么说,无论是何振勇还是沈东升都点了点头。

    这次没打成功的进攻他们还记得。

    当时池震陷入了重重包围,最后才把足球传给王烈,结果因为传球意图太明显,被卡塔尔球员识破,断球成功。

    如果不是池震反抢时犯规,说不定卡塔尔还能够利用这次断球打一次反击。

    “这次进攻没打成是谁的责任?是王烈的吗?王烈是遵照我们的要求在禁区里接应池震的。那是池震的吗?我们战术里给了池震足够高的自由度,他可以带球进禁区,没毛病。而且他之前也不是没有尝试直接在边路传中,但中路就王烈一个点,卡塔尔很容易就用人数优势限制住了他。”

    这是中国队卡塔尔下半场刚刚开始那段时间,中国队进攻中的尴尬局面。

    这也是在此这场比赛之前的那些比赛里,王烈上场后中国队在进攻中的尴尬局面。

    他在禁区里站住位置,然后等队友们传中的进攻方式,落点太好猜了——王烈他在哪儿,足球最终就肯定会被传到哪儿。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