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兑换券换不了银子,我死!(1 / 2)
展现财力是真,但更多的目的,是给京城的百姓释放出一个信号。
帝国银行,有的是银子,不用担心拿着兑换券换不出银子的情况。
成靖丰又说道:“能不能换出银子,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如果真的不能兑换出银子,再上奏不迟?”
成基命再问道:“孙儿,你可以确定吗?侯爷确定说过这样的话?”
成靖丰说道,“确实说过这样的事情,是我和先生闲谈的时候得知。”
“听说侯爷曾经严厉叮嘱陛下一件事,那就是务必守信如命,如果做不到,谁都救不了大明。”
几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感慨。
守信如命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很难很难的,这世上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看样子陛下和侯爷,这一次是下定决心了。
如果是这样说的话,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正如孙儿所说,如果要苛责、弹劾,那也应该等到朝廷发给他们的兑换券,兑换不了白银的时候再弹劾。
几人商议了一番,放弃了上奏的打算。
那就再看看?
成基命对这个孙子愈发的满意,有些消息,他们这些内阁大臣都没听说,这小子就有自已的渠道听说了,实在是让他不得不感慨。
“靖丰啊,一定要跟着宋先生和徐先生好好干,时代变了,四民之业的四民,次序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了。”
…………
崇祯二年十月末。
奉天殿朝会。
议事氛围极为轻松,毕竟朝会之后,他们就可以拿着批条,去领取崇祯二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禄米了。
发工资了,有谁能不高兴?所以一个个的都是喜笑颜开,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俸禄并不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始终是一笔收入,都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但是对于更多底层官员来说,俸禄就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毕竟有些清水衙门,当真是捞不到钱的。
一家子说不定已经等着这些禄米下锅了。
可临到议事结束之前,陛下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砸在了他们的头上。
“诸位爱卿,从今以后,所有的官员以后的俸禄、都不再折色,按照固定俸禄发放兑换券,自行前往帝国银行兑换白银。”
“京营士卒、净军士卒的粮饷,同样由朝廷发放银两兑换券,再着将军带着银两兑换券去帝国银行兑换白银,拉回来再进行统一发放。”
这话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奉天殿一下子就变得极为嘈杂。
谁能接受?谁都接受不了啊!
以前折色,那还是发放一部分的禄米,剩下的一部分才是宝钞,现在这样一搞,全是宝钞?
如果全是宝钞,那还怎么过日子啊?
朝廷已经穷到这个地步了?已经穷到他们一分钱俸禄都不必要,全部都白打工?
“陛下!此举万万不妥!如此一来,或许明日,整个朝堂就再也没有任何人办公了!”
“陛下,不是刚从山西运回了上千万两银子,为何不动用?那些银子,不该是陛下一人之私产吧?”
如果涉及大义,他们绝大部分人都会劝谏;但如果涉及自身利益,而且是实打实的俸禄,最干净的收入,那所有人,都会劝谏。
叶铭站在朝会上最前列的位置,沉声说道:“七品官的俸禄是九十石一年,从今以后,不再发放禄米,九十石一年,那就直接转换为九十两银子一年。”
“对你们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本侯记得不错,如今的粮价,已经是稳定在了七钱银子一石,按照这个价格换算,一个七品官的禄米,换算成银子,那就是六十三两。”
“而现在给九十两,对你们到底是好是坏,你们应该非常清楚。”
叶铭的声音不算重,但是却清晰的落入每个人的耳中,让奉天殿短暂的安静了几息时间。
“更何况,你们应该也知晓土豆和红薯丰收的消息,来年粮食的价格会再度变低,甚至会达到两钱、亦或者是三钱银子的地步。”
“如果按照一石粮食三钱银子计算,一个七品官的俸禄,就只二十七两了,二十七两和九十两之间相差多,相比你们也清楚,这个账并不是很难算吧?”
在叶铭的眼里,明朝官员的俸禄,实在是有些太低了,这和当初朱重八在那些官吏手中吃了太多的亏有关,所以他对这些官员极为严苛的。
但实际上,不好,如果不给他们足够好的待遇,贪腐就是必然之事了。
贪了会被处死,但也不一定会被处死,但不贪一定会饿死,所以该如何选择,似乎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叶铭当然要改变这一局面,所以他要给这些官员足够多的好处。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要用这些官员的俸禄,展现出兑换券的作用。
只要拿着兑换券,就不愁换不到银子,将老朱家放在地上踩的信誉,重新捡回来,洗干净,挂在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