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1 / 2)
听到前半句,阿敏觉得自已活着离开这个鬼地方,有希望了。
可听到叶铭的后半句话,阿敏觉得自已死定了,不只是吃自已死定了,而是所有的族人,可能都很难活下去了。
“叶铭,何必如此?”
阿敏叹息道。
叶铭冷笑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当初你们动不动南下牧马的时候,杀我族人、掠我族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何必如此?”
宋应星在一旁同声翻译,毕竟陛下要求的,他也只能照做。
“那是皇太极不知道你的强大,如果我可以替代皇太极,我一定约束部众,绝不与大明为敌,和朝鲜一样,对大明俯首称臣。”阿敏说道。
朱由检眼睛一亮,嘿嘿?俯首称臣?和朝鲜一样?
好像很有些诱惑力啊?
叶铭问道:“咋?本侯还能把皇太极换成你啊?要是本侯能把皇太极换成你,那还说个屁啊,我直接把你们全干死不就好了?”
阿敏叹息一声,只有置身温榆河,他才能感受到叶铭的强大。
那些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武器,虽然研制的过程极为艰难,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但最后还是顺利的制造出来了。
他看到这些人齐心协力,为了做好一件事铆足了劲,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绝不拖沓。
那种万物竞发的勃勃生机,实在是让人太畏惧了。
他亲眼看着叶铭越来越强,看着大明越来越强,心里面也是跟着越来越绝望。
怎么打?现在没法打,将来更是没法打,如果不出意外,两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我是说以后,以后等你击败皇太极,或许我可以做的更好,比皇太极做的更好。”
“你总不能一直驻扎在东北吧,就像你们支撑起关宁锦防线,已经很困难了,如果想要统治辽东,就已经很艰难了,需要很长的补给线。”
“所以羁縻统治,是最好的选择,而我可以让这羁縻统治,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朱由检是真有点心动了。
他都想劝叶铭同意了。
叶铭说道:“我不相信建奴啊。”
“建奴的品德,拿什么和朝鲜人相比呢?”
人家朝鲜被日本打的哇哇叫的时候,大明出兵击退日军,朝鲜直接建造摩崖石刻,称大明为父母,朝鲜为孝子。
朝鲜被建奴打的哇哇叫的时候,朝鲜被迫和大明断交,却依旧暗中联络。
后来清军十二万铁骑入侵朝鲜,朝鲜根本挡不住,可是朝鲜投降前曾以‘宁以国毙’拒绝对明断交。
所以,建奴拿什么和朝鲜比啊?
阿敏默然,这都是建奴世世代代造下的孽的啊,现在名声都臭掉了。
不过叶铭还是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不过,我可以给你这样的一个机会,但前提是你得加油啊,活到那个时候。”
阿敏当然可以利用,叶铭现在就得开始为建奴布局,阿敏的存在,会让那些建奴日子更不好过。
随后,叶铭摸了摸阿敏的光头,说道:“光头挺好的,以后你要是真掌权了,记得让所有建奴剃光头。”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阿敏躬身称是。
…………
温榆河的红薯丰收和预期的收获差不多,三十万石,多了一点零头而已。
除了留下了一万石作为下一季的种薯,剩下的红薯,将会送到其他地方,准备下一季的种植。
主要是南方居多,毕竟南方气候要更好些,只要在长江以南,几乎都可以做到三四月就开始种植,即便是受到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也差不多五月就可以种植,八九月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
早一天,都是天下万民的福祉。
不知是哪个大嘴巴的将红薯的产量说了出去,谁都知道红薯这玩意儿,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三十石!比土豆的产量还要高。
现在温榆河的红薯都他娘的泛滥了,一车一车的土豆昼夜不辍的从温榆河运送出来。
当然,更多的是走京杭大运河,陆路运输的效率,始终是比不上水路的。
红薯一船一船的南下,他们会化作种子,在大明的各处盛开。
原本叶铭的种植名单里面是没有四川的,毕竟四川有些太远,蜀道艰难,运送这些,成本太大。
不过后来秦良玉亲自写信说了一番,说四川的叛乱已经平定的差不多了。
但是四川百姓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日子是真的过不下去了,希望朝廷能将红薯给他们一部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以后四川百姓,绝不麻烦朝廷。
叶铭心道秦良玉啊秦良玉,到底是没怎么混过官场的,有些话,当真是犯忌讳的,要是遇到其他皇帝,怕是没那么容易就善了了。
四川百姓绝不麻烦朝廷?怎么听起来就像是四川要独立了?四川是你秦良玉的四川。
叶铭就大手一挥,直接给了四川三万石,但同样回信,叮嘱绝不麻烦朝廷这样的话,不可再讲。
三万石的种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