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杭州爱情故事下(1 / 2)

加入书签

“佛爷,你要去哪里?”

张启山心情似乎不错,毕竟二月红这样的人,是不会问他去哪里的。

因为他知道问了张启山也不会说,废话一句,没有意义。

但吴老狗不一样。

他不是不明白,他就是想问。

总觉得多问一句,比什么也不清楚要好的多。

哪怕是骗人的,之前也是个结果。

“你这样的人,有了后代也会是你这种性格,不会累吗?”

张启山问。

“这有什么?随手的事而已。

你总不能又诓我,说你最好赶紧滚蛋。

太可惜了,我在杭州成家立业,已经扎根,不能滚蛋了。”

吴老狗说完,两个人都开始笑。

张启山已经很久没有开怀过,似乎在这里格外畅快。

其实过平凡的日子并不是不好,只是有些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不甘,永远不会止步于平凡。

笑声渐渐停歇,张启山说:“会,我会累。

所以我打算和新月回一趟长沙。”

“长沙?”

吴老狗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想起来时也只有喧嚣的街道和拥挤的商摊,还有潮热的夏天。

记忆里的长沙已经变成历史书上的一页,回忆起来也只是一个“旧时代”

概括。

什么热血啊,风流啊,亦或是江湖义气,都已经远去。

人老了,好像看什么都如此平淡。

“对,长沙。”

张启山点头。

“我在那里的日子,是当前年纪的一半还要多。”

“我老家在东北,后来为了前程奔波到长沙。

大多数时光都在那里,所以想回去看看。”

“不过那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老八的铺子,半截李的府邸。

连黑背老六他婆娘打麻将的铺子说不定都没了。”

“我当年的府邸或许也是一样。”

张启山抬头,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从打开的窗户外飘洒进来,落在干净的柚木地板上。

这些地板到了一定的期限就会更换,以免生霉影响美观,从而坏了生意。

就像滚滚向前的历史,站在时间长河的岸边观看,总是新人换旧人。

吴老狗忽然说:“佛爷说话,突然老气横秋的。

怎么就认命这么快。”

张启山并不气恼,他年轻时候觉得养气功夫就很好,向来喜怒不形于色。

若是在他脸上看出凝重,那说明事情真的很严重。

“你家老大快结婚了吧?年轻气盛的狗五都要当爷爷了,我老气横秋几句,还碍着眼了。”

他手指叩着茶盖,出叮叮响声。

如同檐下落雨。

“佛爷消息真灵通。”

吴老狗没理会他后面那句微妙的语气。

转而问:“来都来了,吃过酒再走吧。”

南方许多地区,西到四川,东到上海都有“吃酒”

的说法。

吃酒,就是参加婚宴喝喜酒。

“来都来了,酒肯定要喝的。

九门里的小辈能像你家这么安稳的着实少见,狗五,你比大多数人都审时度势,能有你这样气度的人,太少了。”

张启山好像很羡慕。

吴老狗:“不过是见好就收,及时止损罢了。

佛爷,你知道我的,向来没想过要太多。”

“不贪,很难。”

张启山吐出四个字。

“老八也不贪。

可是太胆儿小,有时候又胆儿太大。

能像你这么平均,更难。”

“佛爷怎么夸人像骂人。”

吴老狗状似不满。

张启山瞥他一眼。

“你难道不知道我说话的语气?”

吴老狗乐了。

“好吧,好吧。”

“一月后,我仍在楼外楼恭候佛爷大驾光临。

我家夫人也许久不见尹夫人了,还请佛爷届时携夫人赴宴。”

吴老狗用词讲究,这是从前请人的官话。

口头请过,主人家允了,才会送请帖过去。

这是一种尊重。

哪怕在红事上大多人不会拂面子,但流程是流程,意义不一样。

张启山问:“要走了?”

“夫人家教严,可不能久待。”

吴老狗嘴上说着苦话,笑的却很开心。

他是真喜欢和自己风雨半辈子的伴侣,被管着也乐意。

张启山貌似不甘示弱,也说:“我家新月也管得严。

这两年连酒都不让碰了。”

“尹夫人威名赫赫,谁人不知。

佛爷辛苦。”

吴老狗说完,两个男人面面相觑,又开始笑。

又说了一会话,二人告别离去。

临行前,张启山说:“你手底下这两天若有人不见,就不要去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