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恩人(1 / 2)

加入书签

郭华停在病床两步之外,并未靠太近。

张海桐的眼睛和许多年前完全不同,眼神里的淡漠让郭华十分不自在。

他们分道扬镳后,郭华仍旧打仗。

辗转多方,有了现在的功绩和地位。

午夜梦回时,多少枪林弹雨。

那些战场上的险象环生,也不是没给他带来过不可磨灭的噩梦。

人的自愈能力是强大的,有时候郭华也很奇怪。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类似于张海桐这样的人。

在张海桐之后,在部队里,他也见过和他相似的人。

那些人叫他领导。

在那位领导身上,他感觉到了和张海桐非常相似的气息。

这种气息和别人都不一样。

郭华能百战不死,他的感知力也远他人。

在接触到一定的权力后,他察觉到整个体系内部有两队不同的人在互相较劲。

一方打量起来十分凶狠,死气非常浓。

这种人通常没什么良知,做事全凭命令,也没有自己的喜好。

他们的伪装能力很强,但也很容易试探出来。

简而言之,就是有点伪人。

这种类型的人他见得远比第二种多。

第二种人,和张海桐很像。

他们身上的气质并没有特别世俗化,伪装的再像普通人,不经意间也会透露出不同。

但最近几年这种人倒是越来越少。

不清楚是装的越来越好,还是活跃度变低了。

郭华本来没有放在心上。

他并不热衷于权力,只是觉得一切都稳定下来,他应该带着妻子好好生活——他的夫人跟着他没过上一天安心日子,这是他作为丈夫的过失。

直到张启山找到他。

这是北京城的新贵。

人人都知道他曾经当过军阀,这个词汇几乎就代表世界上一切邪恶。

但不清楚为什么,在这样澄澈透明的集体之中,他依旧混的如鱼得水。

郭华也无意探究背后的原因。

他很清楚那不是一般人可以插足的事情。

张启山对他说:“我知道你曾经被一个姓张的人救过。”

“你还记得他的名字吗?”

郭华不清楚他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新时代,口头忌讳不仅没有从前严重,反而变得非常宽松。

但他很清楚,有些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尤其他问起一个来路不明的人。

郭华搪塞张启山,表示太久远他已经记不清了。

“张先生,你知道的。

我年纪大了,脑子也不好使。

前些日子,我的医生告诉我再这样下去或许会得老年痴呆。”

张启山只是笑了笑。

他并不在意郭华说的是真是假,因为无论真假,他的反应都印证了张启山所说之言的真实性。

他认识张海桐,或许不止一次。

如果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再厉害的洗涤剂,也不能全然清除所有污渍,也很难让干净的地方永不长出霉菌。

人性同样如此。

张启山在这片土地上深耕多年,即便他的父亲已经不属于曾经的家族。

在这片大陆上,他所知所想所用的东西也远旁人。

“是吗,看来我有些烂好心了。”

张启山坐在郭华旁边,两人中间的桌子上放着一碟水果和两杯茶。

这些东西一点没动。

君子之意不在酒。

“本来还说做点好事,博郭兄一笑呢。”

张启山的话并未让郭华直视他。

后者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这双鞋还是他媳妇纳的,针脚细密鞋底厚实。

穿上很舒服。

眼睛和鞋尖之间,忽然出现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里的人躺在病床上,丝凌乱,双目紧闭。

袖管里延伸出的手腕搭在床边,上面还扎着针。

郭华这辈子记住的人很多。

他的战友们,临到午夜也不敢忘。

除了他们,最清楚的大概就是这个年轻人。

在他的记忆里,洗掉伪装的张海桐就长这样。

二十多年过去,他竟然一点没变。

还是那么年轻,时间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张启山将照片收回,放在小几上。

郭华的视线转过去,很快落在张启山身上。

“这是多少年前的照片了?”

“就是最近的。”

张启山指着不远处书桌上的台历。

“和今天的日期只差了三天。

三天前,这张照片被送到我的桌案上。”

“可惜你不认识。”

他似乎颇为遗憾,沉沉的语调中带着淡淡的笑意。

这是挑衅,但郭华不得不上当。

他冷声问:“一个人和二十年前长得一样,张启山,你当我三岁小屁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