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奥诺雷·德·巴尔扎克(2 / 3)

加入书签

立“苏伊士运河研究会”,联合多国工程师重新勘测,推翻水位差谬误,确认直接开凿无船闸运河的可行性。

    当然了,这个计划出现之后,大英依旧日常给法国使绊子,很快就选择以“修建铁路”计划对抗,试图阻挠法国主导的运河工程。

    而随着这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尽管里面就已经有学者觉得这是一个绝对不可能完成的计划,但现实当中依旧有不少工程师想根据书中提供的消息来估算一下,等估算完毕后,他们便准备将这个预测寄给报刊,报刊出于吸引读者的想法,大概率是会将这些消息刊登出来。

    除却这些,质疑和驳斥这部的声音更是不会少,几乎每一天都能看到别的报纸刊登出新的批评这部的评论文章,对此已经摸清了巴黎的文学界的现状的屠格涅夫早就觉得已经不足为奇。

    巴黎的文学产业足够发达,因此自然也能为作者们带来巨大的名声和利润,这种情况下,巴黎的文学家们自己都快把狗脑子给打出来了,一个外国人还想讨得了好?

    因此屠格涅夫更加关注的肯定还是这部究竟能帮米哈伊尔挣多少钱,在原本的合同之下,这么一部的价格都快赶上一个巴黎中产阶级家庭快一年的收入,现在眼见专门看这部的读者越来越多,那么毫无疑问,等连载后发行单行本,那就又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按照米哈伊尔这部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架势,似乎完全就是朝着那位仲马先生的成绩去的,而那位仲马先生靠着他的赚了多少钱呢?

    据说足足有几十万法郎!

    就算保守估计是二十万法郎的话,那么换成卢布就是将近五万卢布,几乎相当于五百农奴一年的产出,完全足够在莫斯科购置两座庄园了!

    就算是在法国,米哈伊尔要是没那么铺张浪费,也足够过上十年的潇洒日子了。

    当然,对于屠格涅夫这种家里足足有超过五千农奴的顶级富二代来说,这些钱虽然不至于让他瞠目结舌,但也足够让他羡慕好一阵了。

    毕竟他家里的钱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拿到手,而且就算到时候能分了,屠格涅夫还得跟自己的兄弟和一些亲戚再分一下,分完之后得到的钱固然能让屠格涅夫这一辈子都吃喝不愁,但是屠格涅夫依旧忘不了自己之前问米哈伊尔的那些问题:

    “米哈伊尔,像这样的通俗你还能写多少出来?”

    因为当时米哈伊尔似乎正在忙别的事情的缘故,于是他随口就回道:“还有很多吧,一年出好几本都没问题,不过确实没这个必要,除非因为什么东西需要急用钱。”

    屠格涅夫:“?”

    紧急情况下能够随时将笔下的文字变成卢布?

    根据屠格涅夫对米哈伊尔的了解,如果米哈伊尔的生活方式没有变化的话,那么稍微写出来几本米哈伊尔估计就能躺在家里睡大觉了,只不过有一次在跟米哈伊尔谈了谈经济上的问题后,屠格涅夫便相当意外的发现米哈伊尔的开销竟然比他还要多。

    不过在得知这些开销的具体用途之后,屠格涅夫那也是感动完了,当即就表示等他以后分到遗产了,高低拿出一万卢布来赞助一下米哈伊尔的慈善事业。

    当然,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但这笔钱真正到米哈伊尔手里的时候,估计怎么样都得到这一年年末亦或者1846年初了,至于到时候是寄存在巴黎的银行当中,还是等米哈伊尔到时候过来取,兑换一下带回俄国,那就要看米哈伊尔自己的意思了。

    这样的话其实在巴黎置办一套房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等以后我屠格涅夫拿到遗产迁居国外了,指不定还能来找米哈伊尔串串门。

    就在屠格涅夫幻想着这样的未来的时候,他依旧在为一些事情奔走,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去一两个月的时间,兜里的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的屠格涅夫便要重返俄国,别林斯基则是要去另一个地方继续治疗和休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