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炸药小子诺贝尔(2 / 3)

加入书签

的豪赌,然后一举过上人人敬仰的日子

    经典的幻想环节又开始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在那里幻想的时候,旁边也是有人开玩笑道:“米哈伊尔,你这是想为自己发奖金了吧?只要你在杂志上写新作品,除了你还有谁能拿到这个奖呢?”

    “当然会有别的作家能拿的。”

    米哈伊尔先是笑着摆了摆手,接着才继续道:“不过我确实不参与奖项评选,你们要是有好作品的话,就尽快交给我们吧。”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要是这笔钱能够帮到那些富有才华却不得不因为生活而受苦的作家,那就再好不过了。”

    稍稍又思考了一会儿,别林斯基忍不住点头称赞道:“这是一个非常高尚的提议!我完全赞同这件事。而且我觉得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它会帮助推动昏昏沉沉的文学界继续向上的!”

    而假如说别林斯基在考虑这个奖项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考虑了它对作家们的帮助作用的话,那么一旁的涅克拉索夫在认真思索了一番之后,觉得自己才算是真正理解了米哈伊尔的想法。

    一方面,这无疑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作品、扩大杂志的影响力,那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倘若以后俄国的作家人人都以得到这个奖项为荣呢?那么我们的杂志又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地位?

    至于米哈伊尔,他会被每一个俄国作家记住的!

    倘若这个奖项不仅仅局限于俄国的话

    涅克拉索夫刚刚想到这里,就听到米哈伊尔继续笑着道:“目前的话奖项只在我们杂志内评选,但过上一阵子或许还可以考虑在整个俄国内进行评选。要是发展的好的话,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也不是不可以,甚至说也不用只局限于文学领域”

    听到米哈伊尔的这番话,在场很多人只当这是一个还算有点可行性的幻想,但真要说的话,一个小小的奖项怎么可能扩大到那么大的范围呢?

    而且文学奖倒还好理解,不只是文学领域的话就有点奇怪了,米哈伊尔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其他人想到这里就也没再细想了,但涅克拉索夫却是忍不住在这一部分停留了许久,本来只是觉得有点意思,但不知为何,越想就越是震颤,到最后脑子里回荡的只有米哈伊尔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

    那么是什么事业呢?

    涅克拉索夫沉默了许久,接着还是忍不住深深地看了米哈伊尔一眼.

    感觉到涅克拉索夫的目光的米哈伊尔:“?”

    怎么感觉涅克拉索夫他看我的眼神很复杂,是这个文学奖项有哪里不对他的胃口吗

    老实说,米哈伊尔自己当然没想那么远,毕竟无论是什么事情总归还是要先从当下做起,至于说更远的目标,那肯定就是一种畅想而已。

    当然,硬要说的话,米哈伊尔觉得也有机会将未来的那些畅想变为现实,毕竟等他老了倒是也能立个遗嘱什么的。

    顺带一提,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他们一家虽然是瑞典人,但在1838年的时候,他们全家搬到了俄国的圣彼得堡。

    诺贝尔他爸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一位发明家,由于他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等功绩,在1853年的时候,沙皇尼古拉一世这个大撒地为了表彰他,还破例授予了他勋章。

    至于说诺贝尔本人,除了酷爱发明以外,他对文学也有长期的爱好,青年时期写过一些诗,写过剧本,晚年则开始创作,但他的很多作品还是被按上了“诽谤滋事、亵渎神明”等罪名,等他一逝世后便被销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