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打船不如管湖(1 / 3)
一句话,说得谢云娘心中微微一动。
接着,黄焱又将话题引向了金陵城最近的一些趣闻。
如鹿鸣苑新出的评书《秦四公子智戏户部郎》,对其中那位“秦四公子”的行事风格大加赞赏,称其“不拘小节,深谙人性,有古之游侠风”;他还讲起城中某位大儒,因其孙子在鹿鸣苑与人争风吃醋,竟写下洋洋洒洒一篇讨伐檄文,斥责鹿鸣苑“奢靡之风,败坏人心”,引为笑谈。
他的谈吐风趣而优雅,总能找到最合适的话题,让气氛保持着轻松而愉快。谢云娘被他的言语所吸引,竟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烦恼,不时被他逗得莞尔一笑,眉宇间的愁云,也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许多。
『与此人交谈,当真是一种享受。』谢云娘心中暗忖,『他仿佛有一种魔力,能让人放下所有的戒备与烦恼,沉浸在他所营造的氛围之中。』
“前日听闻,城中新开了一家酒楼,做的淮扬菜倒有几分真味,尤其一道‘蟹粉狮子头’,据说火候极佳,汤清肉嫩。”“只是比起夫人鹿鸣苑那‘佛跳墙’的盛名,怕是还要逊色几分。如今这金陵城,若论宴请宾朋的体面,鹿鸣苑可是当之无愧的首选之地了。”
谢云娘自谦道:“黄公子过誉了。不过是些讨巧的营生罢了。”
“夫人过谦。”黄焱笑道,目光投向开阔的湖面,“经营之道,亦是大学问。能将各方势力、各种资源整合得如此精妙,令鹿鸣苑在短短时日便成为金陵一景,夫人之能,实令在下佩服。”
“说起来,金陵虽好,但若论真正的富庶风流,恐怕还要数扬州。”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口一提,“我前几日听一位做漕运生意的朋友说,如今运河两岸,最赚钱的买卖,便是伺候那些南来北往的盐商巨贾。扬州城,更是这销金窟里的销金窟。”
谢云娘的心,猛地一跳。
扬州!
他怎么会突然提起扬州?是巧合,还是……
她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接了一句:“扬州自古便是繁华地,‘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古人诚不欺我。”
黄焱笑了笑,转头看向她,那双温和的眸子,仿佛能洞穿人心。
“听闻夫人近来,便有意将鹿鸣苑的生意,拓展至扬州?”
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谢云娘的脑海中炸响!
她猛地停住脚步,霍然转头,看向黄焱,眼中满是震惊与骇然!
他知道!
他竟然知道自己打算在扬州开鹿鸣苑分号的计划!
这个计划,除了她和钱多多,以及远在扬州的赵全等寥寥数位心腹之外,绝无外人知晓!为了保密,她甚至没有通过谢家在金陵的任何渠道!
他……他到底是如何得知的?
“黄公子……消息倒是灵通。”
黄焱看着她瞬间竖起的满身防备,却并未在意。他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没有半分压迫感,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了那片迷蒙的湖面。
“夫人不必紧张。”他缓缓开口,“在下并无恶意。只是,家中所做的,便是南来北往的生意,与三教九流都有往来,消息……难免灵通了些。”
他没有解释自己消息的来源,只是用一句轻描淡写的“消息灵通”,便将此事带过,随即,他继续用一种闲谈的口吻说道:
“扬州,确是个富庶的好地方。只是,靠水吃水的地方,规矩也格外多。”
见谢云娘没有反驳,只是用一种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他继续说道:
“扬州城,就好比是这玄武湖。”
他的手,指向了广阔的湖面。
“湖面上的船,无论大小,无论是载人的画舫,还是运货的商船,都得遵守这湖的规矩。该走哪条水道,何时能出航,何处能停泊,都得按规矩来。”
“而‘广陵会’,便是这湖上最大、最华丽的一艘画舫,看起来风光无限,占据了最好的航道,最好的景致。”
“夫人您想将鹿鸣苑这艘更大、更漂亮的船开进这片湖里,那艘旧的画舫,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您下水,甚至想将您的船,撞沉在岸边。”
这番比喻,生动而形象,让谢云娘心中猛然一震。她感觉自己的困境,被对方用最简单的话语,剖析得淋漓尽致。
但她更震惊的是,他不仅知道自己要去扬州,甚至连自己在扬州遇到了困境,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已经不是“消息灵通”可以解释的了!
黄焱话锋轻轻一转,语气依旧平淡无波:“但夫人有没有想过,真正能决定这艘画舫能去哪里、甚至能不能出航的,并非船上的船老大,而是那个掌管着整个湖泊水闸、制定航道、收取停泊费用的衙门呢?”
轰!
如同惊雷在谢云娘脑海中炸响!她一直死死盯着的“船”——广陵会,试图与之搏斗,却完全忽略了那个掌控着整个“湖泊”运行规则的“衙门”!
这个比喻,如此浅显,却又如此犀利,瞬间撕开了她思维中最大的盲区!她感觉自己像溺水之人突然抓住了浮木,又像在迷宫中豁然看到出口!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