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梅园茶会(2 / 2)

加入书签

—”

茶会当日,天公作美,一扫前几日的阴霾,露出了冬日里难得的暖阳。

武安侯府门前,车水马龙,各式华丽的马车,几乎堵塞了整条街。

后院的梅园内,早已是人声鼎沸,衣香鬓影。

这片梅园,是姬昭宁亲手设计督造的,里面栽种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株珍品梅花。有红艳如火的“朱砂梅”,有洁白似雪的“玉蝶梅”,有花瓣重重叠叠的“千瓣红”,还有枝干虬曲、姿态奇特的“龙游梅”。此刻,正值花期,数百株梅花竞相开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美不胜收。

今日姬昭宁身着一袭象征着一品姬夫人的赤罗翟鸟纹礼服,头戴九翟冠,云鬓高耸,妆容精致,显得华贵雍容,气度非凡。

她亲自站在园门口,迎接每一位到来的客人。

“王夫人,快里面请!听说您前几日偶感风寒,今日可好些了?这天气,可得仔细着。”她亲切地拉着一位将军夫人的手,嘘寒问暖。

那位王夫人受宠若惊,连忙道:“劳姬夫人挂心,已经大好了。”

“李老夫人,您可算来了!快,里面暖和,我特意给您备了您最爱喝的六安瓜片。”她又亲自上前,搀扶住颤巍巍的李阁老夫人。

“哎哟,可不敢当,不敢当!”李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

姬昭宁的脸上,始终挂着温和而真诚的笑容。她的热情与周到,让所有前来赴宴的女眷,无论品级高低,都感到如沐春风,心中熨帖无比。

她对每一位夫人的出身、喜好、甚至其夫君的官职调动,都了如指掌。她能亲切地拉着一位刚从边关入京的将军夫人的手,仔细询问她“入京后是否住得习惯,吃食可还合胃口”,也能对另一位夫人新得的孙子,送上早已备好的长命锁。

尤其是对那些从边镇初来乍到,心中忐忑不安的将门女眷,她更是给予了格外的关照。

“是赵夫人吧?这一路辛苦了。京城不比边关,若有什么不习惯的,尽管派人来府里说一声,千万别跟我们客气。”

“王家妹子,你家男人在西凉关,我听我们家侯爷提过,是个悍将!好样的!你们孤儿寡母在京城,若有人敢欺负你们,你只管报我武安侯府的名号!”

她将她们一一安排在暖棚最核心的位置,与她们闲话家常,绝口不提朝政。但这份来自大乾军神夫人、一品姬夫人的重视与亲近,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安抚。

那些原本满心惶恐的女眷们,看着姬昭宁那温和而坚定的眼神,听着她那不容置喙的承诺,心中的石头,渐渐落了地。她们渐渐明白,只要紧紧跟随着武安侯府的步伐,她们在京城的日子,就不会难过。

“姬夫人这茶会办得及时!我家那几个小子,整日闹着要回边关,说京城规矩大,憋得慌!可把我愁坏了!”成国公夫人周氏性子爽利,一见面便道。

姬昭宁笑道:“周姐姐家的公子们都是将门虎子,在边关自在惯了,乍到京城,难免觉得拘束。回头我让我那不成器的小子去寻他们,都是年轻人,跑跑马,射射箭,也就熟了。”

正说着,一辆青帷小轿在门前停下。轿帘掀开,下来的正是礼部尚书夫人张氏,穿着宝蓝色缠枝莲纹的锦缎袄裙,外罩一件玄狐斗篷,通身气派富贵。一下轿,便未语先笑:“哎哟,姬夫人这园子里的梅花,我在府里就闻着香了!到底是侯府气象,这梅林,怕是把整个京城的灵气都聚来了!”

姬昭宁含笑上前:“张夫人过誉了。不过是几株老梅,沾了些雪气,开得精神些。快请进,外面风大。”她亲自引着张氏往暖棚走,状似不经意地问起,“听闻李尚书近来忙于年节祭祀大典,甚是辛劳?”

张氏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可不是嘛!我家老爷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昨儿个半夜才回府,说是为了户部拨给礼部的那笔银子,跟梅尚书争得面红耳赤!梅尚书咬死了说库银吃紧,要削减三成祭祀用度,我家老爷说这关乎朝廷体统,万万不能省!您是不知道,梅尚书那脸色哟……”

姬昭宁只含笑听着,适时递上一杯刚沏好的香茗。『户部,库银吃紧?梅敬……』她心中念头飞转。

“叶家丫头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