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大印到手,还有意外收获(2 / 2)
真正成为了永安县名正言顺的……主人。
……
离开永安县城后,叶承三人一路向西,马不停蹄。
巴蜀多山,官道之外,尽是崎岖难行的山路。好在三人都骑术精湛,胯下亦是百里挑一的良驹,倒也能应对。
越往西走,山势越发险峻,人烟也愈发稀少。沿途所见的村庄,大多破败不堪,田地荒芜,村民面有菜色,眼神麻木,与永安城内的景象并无二致。
叶承看着这一切,心中愈发沉重。他终于明白,大哥为何要顶着那么大的压力,也要在永安推行新政。这片土地,已经病入膏肓了。
傍晚,夕阳西下,将天边的云霞染成一片瑰丽的血色。
『三十里山路,竟比百里官道还难走!』叶承心中焦躁,『这鬼天气!大哥那边还等着消息!』
翻过一道陡峭的山梁,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山坳,如同巨碗般嵌在群峰之间。
山坳里,鳞次栉比的房屋依山而建,规模远胜寻常村落。更引人注目的是,村子的外围,竟用粗大的圆木和尖锐的山石,垒砌起了一道足有丈许高的简易寨墙!墙头,隐约可见人影晃动。村口处,更是设置了坚固的拒马桩,尖刺森然,堵住了唯一的通路。两座简易的了望木楼矗立在寨门两侧,如同沉默的哨兵。
村内房屋整齐划一,道路干净,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着袅袅的炊烟。但奇怪的是,整个村子却异常安静,听不到孩童的嬉闹声,也听不到妇人的闲聊声。
『好个秦家村!』叶承瞳孔微缩,『这哪里是寻常村落?分明是座戒备森严的军寨!』
他心中对大哥的嘱托和老姜头的话语,又信了几分。
三人策马下到谷底,离村口还有百步之遥,便听得村内传来阵阵整齐划一、中气十足的呼喝声,以及沉闷的兵器撞击声!
“嘿!哈!”
“杀!”
“咄!咄!咄!”
声音穿透风雪,带着一股铁血肃杀之气,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这动静……”叶承身后的护卫忍不住低呼,“看来人数不少,比咱们在侯府校场上的动静还大!
叶承微微点头,心中凛然。“武安侯旧部,果然名不虚传!”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震撼,催马向村口走去。
“吁——”
还未靠近,岗哨上便传来一声厉喝。
两名手持长矛的壮汉,从村口的木栅后闪身而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这两名壮汉,约莫四十岁上下,身上虽然只穿着粗布衣,但身形魁梧,太阳穴高高鼓起,眼神锐利如鹰。他们握着长矛的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身上那股子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让叶承身后的两名护卫都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刀柄。
『好家伙!光是看门的,就有这等气势!这秦家村,果然藏龙卧虎!』叶承心中暗赞一声。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其中一名国字脸的壮汉沉声喝道,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叶承翻身下马,对着两人抱了抱拳,按照大哥的吩咐,并未报上自己的身份,只是沉声道:“两位大哥,在下受夔门驿老姜头所托,有要事求见村中主事,秦骁大哥。”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那块被体温捂得温热的木牌,递了过去。
那国字脸壮汉听到“老姜头”三个字,眼神微微一动,接过木牌,仔细地翻看了一眼。
当他看到木牌上那个古朴的“秦”字时,紧绷的神色明显缓和了几分。
『是姜老的信物……但姜老已多年不问世事,怎会突然派人来?还带着两个明显有功夫在身的护卫?』
他依旧没有立刻放行,而是将木牌还给叶承,语气虽然客气了些,但依旧带着一丝警惕。
“姜老哥的信物没错。但村里有规矩,外人不得擅入。三位在此等候,我去通报。”
说完,他转身,对另一名哨兵低语了几句,便快步向村内跑去。剩下的那名哨兵,则依旧手持长矛,如一尊雕塑般,警惕地盯着叶承三人,丝毫没有放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