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融入 第286章 防线前移(2 / 3)

加入书签

   相当于就是两个大队轮流进驻半个月。

    宜昌到武汉的空中距离三百公里左右,到长沙稍微远几十公里,但长沙会战的战场在长沙北边,倒也在伊16的作战半径内。

    霍克75和民27D的作战半径更大,更不用担心。

    或许是得知明天可以参战,大家都很高兴,因此整个广阳坝机场都在忙碌。

    李航把一些事情让郑绍愚、梁天成、陈瑞田三人处理,他则是抽空在自己的房间里看几封信和电报。

    这些自然都是从美国发来的。

    他先是看了信。

    这几封信分别是七月到八月的,一共四封。

    因为一些原因,这几封信最近才到李航手上。

    信虽然慢了些,但是可以写很多的内容。

    第一封信是七月下旬的,上面除了陈露对自己的相思之情和腹中小孩的事之外,也提了生意上的一些事。

    环球石油公司也发现了好几个中小油田,虽然有些小出风头,但因为油田太小,也没人惦记。

    环球石油公司本身不具备石油冶炼能力,开采出的石油基本是卖给西部联合石油公司。

    靠着跟保罗·盖蒂这个石油大亨的合作,在加州的生意也愈发喜人。

    考虑到大战爆发的原因,目前SD公司更多偏向投资军工、食品等领域的公司。

    也购买了包括可口可乐、福特等未来会比较赚钱的公司股票。

    到了八月的信,也提到了岳母李氏和小姨子陈茵到了美国的事。

    从信中看,陈露显然很高兴,毕竟在国外,她还是有些不习惯。

    舅舅那边毕竟是个男人,很多话也不好说。

    如今母亲和妹妹过去,她也不至于太过孤单。

    看完几封信,李航这才看向那封电报。

    电报的速度快,但没法表述太多的内容,因此都是说一些比较急的事。

    也提到了他设计的冲锋枪一事。

    其实就是司登冲锋枪和M3冲锋枪。

    目前已经试制出了样枪,其它的没有多说。

    还有就是陈露的预产期,在十月上旬或者中旬的样子。

    李航想到这里,也开始拿出纸笔回信,把一些注意事项写在信中。

    之所以李航是拿司登和M3冲锋枪去美国那边,自然是为了竞标。

    这或许有些难度,但他还想试试。

    不过司登打算自己用,M3则是用去竞标美国军队的,哪怕是跟别人合作都行。

    其实在二战适合中国的冲锋枪其实有三款。

    苏联的波波沙和英国的司登。

    大致来说,前者火力猛,子弹可以跟中国比较成熟的毛瑟弹通用,而且成本较低;

    司登冲锋枪的优势就是易生产、价格便宜。

    只是因为这款冲锋枪大量使用冲压工艺,靠目前国内地技术水平,不一定能克服。

    因此他才拿去美国试制,然后组建一条生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