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扬名 第1135章 荷兰蒂亚(四)(2 / 3)

加入书签

nbsp; 因为伞兵团的士兵,基本都来自国内的西南地区,对于山地地形毕有着较强的适应性。

    除此之外,还有小部分从爪哇等地逃过来的华侨这些。

    这样的一支部队,加上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面对眼前这日军阵地,根本不担心。

    “四班,你的人去公路那边吸引火力。”

    “五班,你的人去左翼做好准备。”

    “三班和六班负责正面进攻。”

    “在迫击炮开炮后,就给我快速突进,机枪要确保给我把日军的火力给我压制住,给操作火箭筒的士兵创造机会。

    明白吗?”

    “明白!”

    “开始行动。”

    很快,多门60mm和81mm的迫击炮快速开火,直接覆盖了眼前的日军阵地。

    负责吸引日军火力的部队则是从公路一侧发起佯攻。

    一个班的人比较分散,手中的半自动步枪、卡宾枪和冲锋枪不断开火。

    给日军的感觉,倒像是一支主力部队。

    两挺日军机枪直接调转枪口,对着公路一侧的伞兵团部队不断射击。

    正面的三班和六班部队见状连忙架起机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对着日军的阵地一阵疯狂扫射。

    机枪加迫击炮,直接把眼前日军的阵地打的沙土飞扬。

    这个时候,在日军没有注意的角落,几名掷弹手扛着巴祖卡火箭筒,小心匍匐前进来到了一处合适的进攻位置。

    这是M1A1型火箭筒。

    相比于问题较多的M1型,M1A1型改进了火箭筒筒身和电池结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M1A1型火箭筒改进了M1型电池点火系统易损、火箭发动机因潮湿等失效的问题。

    要知道在太平洋战场,气候潮湿,空气同时具备高温和高盐的特点,性能差点的武器根本不适合太平洋战场。

    几名掷弹手举起火箭筒,旁边的士兵则是把火箭筒小心放入筒身内。

    随着掷弹兵扣动扳机,几道橘红色的火焰‘嗖嗖’地冲出火箭筒,然后钻入了日军那临时修建的工事。

    刚才还耀武扬威的日军阵地瞬间崩塌,直接被火焰所笼罩。

    “给我冲!”

    “冲啊!”

    突击队的队长当即举起手中的冲锋枪大喊,然后两个班的士兵交替掩护发起了冲锋。

    在身后,迫击炮不断开火压制日军,为冲锋的突击队提供炮火掩护。

    就连左右两侧的两个班的士兵也都开始了冲锋。

    而且他们并不是那种毫无战术的无脑冲锋,而是有秩序的交替掩护,这样不至于伤亡太大,还能更有效地展开进攻。

    日军这边也有些慌乱。

    山坡上的日军不过是一个加强的小队而已,之前的迫击炮轰炸就损失不小。

    机枪阵地又被火箭筒摧毁,日军一时间丧失了反击的能力。

    看到大喊着口号冲上来的中国军队,日军海军陆战队第九十警备队的士兵脸上充满了惊慌。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