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扬名 第941章 猥琐发育的婆罗洲(三)(2 / 3)

加入书签

bsp; 不过华人在西婆罗洲地区有着相当优势,那就是人口占比高达40%多,有着数十万华人。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提高。

    只是华人一般都在西婆罗洲的西部沿海城镇。

    为了吸引华人向内陆迁徙,军管会制定的政策就是给地。

    以很便宜的价格出售大量的土地。

    当然,这些土地一般都是热带雨林。

    但只要地卖给了你,你可以去开垦,毕竟便宜、地方大。

    开垦出来,你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木薯、橡胶这些。

    整个婆罗洲,若是不去人为干涉,土地并不算肥沃,可能也就火山地区的土地还算是肥沃。

    可婆罗洲的水热条件很好,一年三熟都可以。

    华人也是出了名的勤劳,只要辛苦点,开垦出来之后,那都是良田。

    所以在上侯、新当这些城镇周边,有着大量正在开垦的庄园。

    开垦庄园,只靠华人肯定不行。

    所以也有一些土著加入。

    有的是主动来务工,有的是被动。

    后者就是那些丛林深处不愿意合作的土著,被攻破后,就成了俘虏,一般是当几年劳工作为惩罚。

    其实第四分会对于土著的态度并不是那种赶尽杀绝,而是愿意服从军管会的,是可以活下来。

    一样的可以做生意、种地和读书,但是不能当兵。

    不愿意服从管理的,那自然就会被剿灭。

    主要还是在西婆罗洲地区,华人有着人口优势。

    不过这个优势目前还不明显。

    想要确保华人的领导地位,人口比例至少要保持70%以上才行。

    “李连长,有最新的命令,你们连奉命调去新当集结。”

    上侯附近的一处有着上千亩的庄园里,一名骑着自行车的军官来到这处庄园外,然后扯着嗓子对着庄园内大喊。

    “等等,我马上出来!”

    没一会儿,一名穿着绿色军装的男子就从庄园内急匆匆跑了出来。

    此人叫作李亚留,砂拉越华侨。

    其原本是南洋华侨机工团的人,后来加入了南华联合会,是侨务人员训练班一期的学生。

    目前是抗日义勇军的一名连长。

    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

    不管是侨务人员训练班,还是伞兵支队的,如今一般也都是连长了,即便是能力差。

    因为抗日义勇军扩编需要大量的军官。

    这些人好歹也都有经验,比啥也不懂的大头兵要好很多。

    南华联合会本身进行过军事培训的成员就不多,正规军校出来的就更少了。

    侨务人员训练班出身的,在婆罗洲分会这边自然就很稀缺。

    所以别看婆罗洲义勇军的规模属于最大的,但其实军官的军事素养都不是怎么好。

    就算是成立自己的军官训练班,此时都没人可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