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三宝的锦鲤体质(2 / 3)

加入书签

nbsp;  笔锋一转,以“药”喻“松柏”,将药材经霜愈劲、人需砺节方成的道理娓娓道来,末了又落回圣人之言,首尾相扣,滴水不漏。

    午后散卷,誊录官抄至此处,忍不住拍案:“八岁小儿,笔力老辣如此!”

    第二日,诗赋题:《春草》。

    大宝写七绝一首:

    “浅草才能没马蹄,

    嫩从细雨借生机。

    根藏一寸燎原意,

    不待东君手自萋。”

    韩文渊阅卷至此,良久无言,只在卷尾朱批八字:

    “童心如炬,诗骨天成。”

    第三日,策问:

    “北地药材南运,利弊若何?”

    这道策论,明面考商贾利弊,实则暗藏时政——朝廷正议开通洛河漕运,以药抵税。

    大宝先引《周礼》“以九贡致邦国之用”,再述药农之苦、药商之艰,继而提出“官督民办、分段设仓、以药折盐”三策,条理清晰,切中时弊。

    末了又附一张“洛河药运图”,乃二宝连夜绘的机关沙盘缩印版,图上标注暗礁、水驿、仓廒,一目了然。

    韩文渊阅罢,沉吟许久,在卷首画了一个小小的圈——那是“案首”暗记。

    四、放榜风波

    三月二十,放榜日。

    天未明,贡院外已人山人海。三宝骑在阿九脖子上,挥着锦鲤小旗:“让一让,我大哥要过!”

    红榜高悬,首行赫然:

    “案首:北关县童生沈宴。”

    人群瞬间沸腾。

    “八岁案首!破了本朝纪录!”

    “韩大人冷面无私,竟给他画了双圈!”

    三宝激动得差点从阿九肩上摔下来:“娘亲!是大哥的名字!锦鲤显灵啦!”

    沈青萝握紧三宝的手,眼眶微热。

    她知道,大宝这一案首,不只是神童之名,更是北药局在官场的“护身符”——八岁案首若无意外,明年可直赴乡试,若能再中解元,便是“小三元”,朝廷必重点栽培,到那时,谁敢轻易动北药局?

    五、夜宴暗涌

    当晚,巡抚刘大人在省城“观澜楼”设宴,为案首贺。

    宴至半酣,按例由案首赋诗。

    大宝离席,朝北再拜,朗声吟道:

    “稚子持卷叩龙门,

    不负光阴不负春。

    愿将寸草心化雨,

    遍润桑麻济世人。”

    满座动容。刘大人亲自扶他入座,温言勉励:

    “八岁有此胸襟,将来必是栋梁。吾当亲书折子,荐你入国子监。”

    大宝却躬身答道:

    “学生愿留北关,随母亲经营药局,以药济民,以学辅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