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十二 章 大宝考童生(2 / 3)
sp; 考生们纷纷提笔,大多围绕“孔孟之道”展开,引经据典却略显空洞。唯有大宝,提笔后略一沉吟,便腕走龙蛇,写下自己的见解:
“政者,正也;上正则下正,如寒泉清则百川清,如母贤则子孝。昔年我乡有恶绅,恃强凌弱,欺压妇孺,后沈氏立新规,男女并重,济贫办学,乡邻皆服——此乃‘上正’之效也。又闻《千金方》有云:‘上医医国,下医医人’,为政者若能如医者般,先正己身,再济万民,则天下自安。”
他以空间寒泉的“清澈”为喻,既贴合田园生活,又显生动;引“沈氏新训”的实例,将抽象的“正”落地为可感知的民生改善;更巧妙结合母亲教的《千金方》知识,让解义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现实关怀。
张先生拿起大宝的答卷,越看越惊喜,忍不住拍案叫绝:“此子不仅记性好,更有自己的见解!八岁孩童,能将‘正’与民生结合,条理清晰,说理透辟,神童也!”
五县试终战:对策通军政
第三场考对策,题目是“若边境不宁,当何以安之?”,这是一道典型的军政题,连许多成年考生都只能泛泛而谈,没想到竟会出给童生。
考生们顿时慌了神,有人写“增兵戍边”,有人写“和亲止战”,大多千篇一律。大宝却沉吟片刻,笔锋陡转,写下三条对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二章大宝考童生(第2/2页)
其一,“药膳济军”:以灵泉药材制便携药膳,补将士气血,强军队战力,如寒泉灵菇鸡汤罐头,保质期三月,可解长途行军饮食之困;
其二,“女学稳村”:在边境村落设女学,教女子药膳、纺织,让将士无后顾之忧,民心定则边境稳;
其三,“机关守隘”:以寒泉灵竹制连环弩,设伏于险隘,可连发十箭,箭涂麻沸散,既能御敌,又不滥杀,附连环弩草图一张。
三条对策,句句实用,既有具体方法,又有实操细节,连草图都标注得清晰明了。张先生看着答卷上的连环弩草图,又看了看台下从容的大宝,目瞪口呆——一个八岁童生,竟懂军政、通机关,这简直是前所未闻!
六放榜日的轰动
三日后,是县试放榜的日子。文庙前的红榜刚一悬挂,便被考生和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人群中有人高声念出榜首名字:“案首——沈知渊,八岁,青州寒泉乡!”
“什么?八岁案首?”
“我没听错吧?这么小的孩子,竟考了第一?”
“就是那个沈家的孩子!前几日沈家立女学、改家训,现在又出了神童,真是风水好啊!”
人群瞬间沸腾,“八岁案首”的消息像春风一样,迅速传遍青州城,甚至有消息灵通的商贾,当天就把消息传到了京城。大宝站在红榜前,看着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没有欢呼雀跃,只是平静地转身,朝着人群外的沈青萝走去。
七空间的重磅奖励
就在大宝走到沈青萝身边时,空间的提示音清越响起,带着满满的成就感:
「检测到沈知渊县试夺魁,创本朝“最年轻童生案首”纪录,声望值+200。奖励如下:
解锁“连中三元”隐藏成就,后续科举将获得“文运加持”,降低失误概率;
原“紫竹狼毫”升级为“状元笔”,笔杆浮现龙纹,可自动聚敛文思,书写时灵感更盛;
随机机关图纸×1——“寒泉连弩考场防作弊版”,可精准识别抄袭、夹带,适用于各类考场。」
一支泛着金光的“状元笔”出现在大宝手中,笔杆上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宝捧着笔,指尖微微颤抖,却没有先看笔,而是转身将放榜的卷轴小心翼翼地递到沈青萝手里,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娘,第一功名,给你。”
八贵客登门的荣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