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曾国藩对朝廷的应对(1 / 2)
李莲英虽然小小年纪。
他总觉得这场大火来的蹊跷。
他眯着眼睛冷冷地说道:“中堂大人,若是不能将逆首李秀成和伪幼天王献俘阙下。西太后一定会发雷霆之怒的。”
曾国藩对于没有抓到李秀成和幼天王,他对此事也是耿耿于怀。
他本来还想着西太后会按照咸丰帝临终前的口谕,破了金陵后,会封他为王。
眼下他也不敢奢望了。
他看着城内的湘军不断地往城外运送财物。
他灵机一动,忽然说道:“李公公,你不远千里来我这里办差,我怎能能让你空手而回。你暂且等到晚上,我必有重礼相赠。”
李莲英看到曾国藩十分上道。
于是欣然说道:“曾中堂办事,在朝中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好,小的还要回去对安总管和太后交差。安总管的眼里不容沙子。不然太后那也不好交代。”
曾国藩陪着笑,将李莲英送到刚打扫完的馆驿去休息。
曾国藩在亲兵簇拥下,来到未毁去的忠王府。
他在花厅召见了弟弟曾国荃。
他坐在主位上。
看到曾国荃面带疲惫之色的迈步来到。
曾国藩面沉似水,他不顾情面地责问道:“老九,李臣典究竟怎么死的?”
曾国荃吞吞吐吐地答道:“他……他是跟长毛战斗而死的。”
曾国藩毫不客气地揭穿他的谎言。
“说实话,他是不是在发泄兽欲之时,被哪个贱婢给刺杀了?”
“没……没有,是他自己,淫乐过度,做了风流鬼。”
曾国藩听后,慨叹一声。
他用鹰一般的眼神看着窗棂外的天空说道:“我本想替他讨封,可惜他做了牡丹花下鬼。既然如此,就将放跑逆首李秀成和洪天贵福之事报给朝廷,将罪责全都推给李臣典,反正死无对证。他慈禧又能奈我何?”
看着曾国藩要跟朝廷对着干。
曾国荃十分欣喜的说道:“大哥,你终于想通了,朝廷那位掌权的不过是一位妇人,他们八旗军的活字招牌曾格林沁也被长毛给杀的片甲不留,现在是咱们汉臣的天下了。”
曾国荃说完,曾国藩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他斜睨了一眼窗外,确定没有人偷听后,说道:“现在我担心的咱们兄弟攻破金陵城,朝廷不但不会嘉奖我们,还可能让我们回乡养老。”
曾国荃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带着火气说道:“可是我们进入伪天王府,确实未能获得一两银子,青花瓷等器物倒是装了半车,我以为照实说就是。”
曾国藩摆了摆手,说道:“你说的,我信。可是朝廷能信吗?我以为不如就说一把火烧了,一了百了。另外,将这五名伪宫女都让小太监李莲英带回京师去。我马上就起草奏疏。”
提到李莲英。
曾国荃不屑地说道:“大哥,这些阉人于剿匪有何用处?咱们刚刚破了金陵,他们就来揩油。我看我找人扮成小股长毛,将李莲英掠到城郊,将他打一顿再放回去得了。”
曾国藩‘噌’的起身训斥道:“胡闹,你当这些太监都是来揩油的吗?那是西太后在监视咱们。你不打点好了,嘴长他们身上,他们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也成说成黑的。我曾经在京师那么长时间,什么人没见过。你将收上来的金银取出三万两白银,送与李莲英。”
“三万两?这可不是小数目,若是不再养活这十多万湘军,那咱们一分也不用留。若是还要继续养着,这兵饷就得从弟兄们的所获中想办法了。”
曾国藩在屋内踱着步子。
他让人将心腹幕僚赵烈文找来。
等赵烈文疾步来到的时候。
曾国藩摆手说道:“烈文,快坐。”
赵烈文知道曾国藩急冲冲叫来他,肯定是有大事相商量。
但是他刚在城内巡视回来,满脸哀伤。
他拱手说道:“学生去各处街道查看了,曾帅,这……杀孽太重了。整个金陵城的百姓万不存一,我曾经看到一位三岁孩童在屋内痛哭,而他的父母都已经被咱们的士兵给屠杀了。这……,大帅即便不想东南称制,也应该爱惜百姓。”
曾国藩找他来并不是谈论此事,听到赵烈文给他上眼药。
他脸色阴沉的可怕。
他用阴冷的目光看着赵烈文,说道:“即便这样,还是跑了伪忠王和伪幼天王。若是不杀,他们的家人都跑掉,这罪名谁来担?”
“这……”赵烈文长叹了一口气。
曾国藩接着说道:“关于这件事,咱们都要以忠君为首要,休要再提了。”
说完,曾国藩坐回了座位。
他闭眼养神了片刻。
才问道:“烈文,我找来你,是想问问你,如何在奏折上回奏朝廷。”
曾国荃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
赵烈文抚着稀疏的胡子,说道:“西太后此人政治手腕超高,她既畏惧大帅的拥兵自重,又想利用大人去剿杀长毛。若不是西路长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