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利剑与种子(2 / 2)
乃为修身齐家,将来若能,则兼济天下!纵前路坎坷,亦当坚守本心,勇往直前!”
“是!先生!我们记住了!”孩子们的回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整齐,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对先师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随后,在李青源的引导下,沈墨凝神静气,逼出一缕蕴含自身神魂气息的本命精血,滴入一盏看似普通却铭刻着玄奥符文灯盏。李青源手掐法诀,口诵真言,指尖迸发出一道温和的浩然之气,点燃了灯芯。
“噗。”
一声轻响,灯焰燃起,呈淡金之色,稳定明亮,映照着沈墨略显苍白的面容。这盏魂灯,将与他性命交修,气运相连。
李青源小心翼翼地将魂灯收起,对沈墨道:“此灯我会带回书院,置于秘阁妥善保管。沈先生,从此你与岳阳书院,气运相连,荣辱与共。望你保重己身,将此地方寸之地,经营成乱世中的桃源,文明之灯塔。”
沈墨再次拜谢。
李青源离去前,又仔细查看了村子的防御,留下几道简易的预警符箓,并嘱咐沈墨若有急事,可焚香传讯,他会尽力赶来。
送走李青源,沈墨站在“明理堂”前,看着在阳光下奔跑嬉戏的孩子们,听着他们重新响起的、比以往更加清朗坚定的读书声,只觉得胸中块垒尽去,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充盈全身。
星火虽微,已录名册;魂灯虽小,已燃希望。这燎原之势,或许,就从这夫子村,这明理堂,悄然开始。
正阳并未远遁万里,而是在距离夫子村数百里外的一座孤峰之巅,默默遥望。他神识强大,虽不能清晰感知村中细节,但那股重新焕发的生机与朗朗书声带来的“文气”波动,却让他心中稍安。
龙浩然盘在他肩头,嘀咕道:“行了行了,别看了,跟个望妻石似的。那老沈头现在有岳阳书院罩着,暂时安全得很。咱们还是赶紧办正事要紧,去找正潜那小子才是头等大事!”
正阳收回目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何尝不想立刻飞赴南域,但慈航尊者事件让他意识到,佛门对他的关注远超预期,且手段诡谲。他必须确保夫子村真正安全,才能安心离开。
就在这时,一道青虹去而复返,正是李青源。他落在峰顶,看着正阳,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我便猜到你还未远离。”
正阳拱手:“李教授,沈先生和孩子们……”
“都已安排妥当。”李青源将安置夫子村、收录明理堂、点燃魂灯之事告知正阳,最后叹道,“正阳小友,你可知我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甚至破例为一先天境儒生点燃魂灯?”
正阳沉吟道:“是因为沈先生所行之事,关乎道统?”
李青源目光深邃,望向广袤天地道:“你说的不错,但不止于此。如今局势,山雨欲来风满楼。化神隐匿,佛门东进,此界已成漩涡中心。大乱将至,这是劫数,亦是考验。在这等天地剧变面前,个人的勇武固然重要,如同利剑,可斩妖除魔,可开辟道路。但真正能延续文明火种,能让人族乃至此界万灵在劫后重生的,是什么?”
他自问自答:“是种子!是像沈墨这样,甘于平凡,扎根泥土,在废墟之上播撒知识与道德火种的‘播种者’!他们或许无力改变大局,但他们能守住根基,能孕育未来。”
李青源转头看着正阳:“正阳,你天资卓绝,战力超群,你的路还很长,你要面对的是风暴的中心,你就是那柄利剑,为种子遮风挡雨,撑起一片生长的天空,而沈墨的路,是守护方寸,是孕育生机。你们二人,一者如擎天之木,一者如蔓延之草,皆是这乱世不可或缺的力量。”
这番话如暮鼓晨钟,敲在正阳心头。他之前更多是出于道义和与沈墨的情谊相助,此刻才更深切地理解了其背后的意义。他郑重向李青源行礼:“多谢教授点拨,正阳明白了。必不忘初心,亦会尽力为这些种子撑起一片天空。”
李青源欣慰点头:“明白就好。前路艰险,你好自为之。若遇解决不了的麻烦,可传讯书院,我等虽力量有限,亦不会袖手旁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