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修行无岁月(1 / 3)

加入书签

洞内正阳盘膝而坐,将神识如同细网般铺散开去,远洞穴范围,覆盖周边数十里沙海。

在几个关键的沙丘高点、潜流暗河入口以及可能的风口,他悄然布下了一枚枚以自身神念勾勒的简易示警符箓。

这些符箓无形无质,一旦有过一定强度的灵力波动或陌生气息闯入范围,便会立刻在他心湖中泛起涟漪。

接着,他取出一些空白符纸和朱砂,凝神静气,开始绘制“小挪移符”

此符虽不能远遁千里,但在关键时刻足以瞬间脱离险境,是保命的上佳手段。

他深知西漠暗流涌动,自身状态未复,且带着两个重伤之人,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符笔勾勒间,空间之力微漾,一张张泛着银光的符箓在他手中成型,被他仔细收好。

做完这一切,正阳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真正定下心神。

他闭上双目,意念沉入紫府,那篇由葛玄祖师亲传的《归一道经》总纲如同金色篇章,缓缓展开。

归一道经总纲,如同宇宙初开时诞生的第一缕道纹,深深烙印在他识海深处。

其内容浩瀚如星海,博大精深,远非他之前所修的任何功法可比,其中不仅涵盖结丹境功法,元婴、化神境总纲也赫然在列,正阳试着将心神投入元婴法门中,只感觉神识瞬间被海量难以理解的横竖撇勾占据,识海仿佛要被炸开一般。

正阳连忙将心神从其中撤出,如今他的神念根本无法支撑他去参悟,他把神念完全放在结丹境法门,才觉根本不像那日苏老头教给他的心得那样简单地教导如何吸纳灵气、淬炼金丹,而是直指“天地一气,万物归元”

的本源大道。

经文阐述,天地万物,无论清浊阴阳,皆源于混沌一气,分化演变而成。

修行之途,并非一味掠夺外界灵气强化己身,而是感悟自身与天地本为一气的联系,以内丹为枢机,引动天地共鸣,调和内外,最终达到“天地为我,我为天地”

的至高境界。

对于结丹境,经文有着颠覆正阳以往认知的阐述:“金丹者,非死物,乃先天一炁聚散之枢机,阴阳造化之雏形也。

其旋动非为固守,实为沟通天地之桥;其元液非为积蓄,实为衍化万物之基……”

以往,正阳修炼,多是按部就班运转五雷掌心法,引导灵气沿特定经脉运转,炼化为元液储存于金丹,使用时再调动出来。

虽因混沌金丹而元液精纯磅礴,却总觉有几分滞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今,参照《归一道经》的感悟,他内视己身,顿时豁然开朗。

他“看”

到,自己丹田内的混沌金丹,其旋转并非简单的自转,每一次转动,都暗合某种玄奥的宇宙韵律,仿佛一个微型的混沌旋涡,自然而然地牵引着周身虚空中的天地元气,无需刻意运转功法,便有丝丝缕缕精纯的能量被汲取而来,融入金丹,淬炼着元液。

而元液的流淌,也不再局限于以往认知的经脉路线,而是随着金丹的律动,自然而然地通达四肢百骸,甚至与穴窍、与外界天地产生着微妙的交互与共鸣。

“原来如此……以往我催动元液,是‘驱使’,是‘命令’,故而总有隔阂,有力未尽之感。

而现在,应是‘引导’,是‘共鸣’,让元液如其本性般自然流转,挥其真正威力!”

正阳心中明悟,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感流转全身。

他尝试着调动一丝元液,依照归一道经的法门,不再强行约束其形态,而是以神念引导其“本性”

只见指尖那缕灰蒙蒙的混沌元液,竟如同活物般轻轻扭动,内部细微如尘的造化归墟之力生灭不定,心念微动间,便可随心化作至坚至锐的枪芒,或至柔至韧的水波,甚至模拟出细微的五行特性,变幻由心,如臂指使。

他沉下心重新锤炼打磨自身的根基。

神识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引导着元液一遍遍洗刷着经脉、穴窍,甚至深入金丹核心的道纹之中。

混沌金丹旋转起来,吞吐着从虚空和脚下微弱灵脉汲取来的能量。

金丹表面三色混沌道纹变得更加复杂,仿佛蕴含着星辰生灭的至理。

整个金丹的颜色愈深邃内敛,趋于一种混沌如鸡子、返璞归真的暗沉色泽,但其内部蕴含的力量,却愈磅礴恐怖。

元液的性质也在生微妙变化。

在极细微处观察,可见无数比微尘更小的混沌气旋在自行运转,每一个气旋都仿佛一个独立的世界,生灭之间,衍生出无穷力量。

其重量似乎未变,但每一滴元液蕴含的“道”

与“力”

,却沉重了数倍不止。

同时他并未放下对其他神通秘术的磨砺。

破云枪意与归元意念结合。

那一点寒芒不再仅仅是锐利无匹,更带着一种“化万法为一气”

的霸道。

心念动处,枪意可如潜龙在渊,引而不;亦可如星河倾泻,撕裂苍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