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前路不孤(1 / 2)

加入书签

“我二人闯入时,塔内一片死寂。

既无赵怀瑾踪迹,也无枯骨道人的阴风鬼气,眼前只有左右两条通路。”

“右侧通路阶梯向上,便是了尘所指‘净土之路’。

左侧阶梯向下,则更深沉,被浓得化不开的阴寒笼罩,是通往真正地狱深处之路。”

“了尘当时神色凝重异常,他说此地邪异远胜推演,他提及佛国传说,骨塔之上有九层净土,之下乃是十八层地狱,与如今骨塔内情况天差地别,料想是当年跋陀佛强行启动禁忌仪轨导致佛塔颠倒,唯有寻得跋陀佛涅盘之地,方能解开一切迷雾!

都卢难旦名石山地狱。

此地背负的,乃是生来所积贪念。

攀爬此柱,剥离贪念,斩断业根,方能解脱。”

“我二人进入都卢难旦后,与你的想法一样,选择了先看清这片地狱的全貌。

直到我们绕到另一侧,那里同样矗立着一根巨大无比的螺旋石柱,它与我们最初看到的这根遥遥相对,如同支撑这方地狱的双擎天柱。

但两者散的气息,却截然不同!”

“那根柱子尽头流转着一种温润的光,石阶之上,同样攀爬着许多身影,但他们的神情不再是麻木痛苦,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平静与专注。

他们的身体在光的照耀下,有丝丝缕缕的气息被剥离,但那气息不是污秽的黑色恶念,而是一种淡灰色的、带着些许贪婪的气息,像是某种无意义的执着或虚妄。”

“了尘当时眼中精光一闪,指着那根金色巨柱道:‘此柱所渡,乃无记业!

攀爬其上,放下无谓贪念,心归净土,方可成佛!

’”

顾沉舟的语气陡然变得复杂而沉重,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描述那个诡异的现。

“就在那根代表着‘斩断贪念’的金色巨柱之下,我们看到了赵怀瑾!”

“他就在那根金色巨柱的底部,第一级石阶前,没有攀爬,而是双膝跪在地上,双手死死地抱着自己的头,十指深陷进髻里,将头扯得凌乱不堪。

身体剧烈地颤抖!

他道袍胸口位置,印着一大片已经变成暗褐色的血迹!

那血迹的形状……正是一个手掌印!”

顾沉舟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就是他自己的手印!

位置、大小,都与他刺穿苏若水胸膛的手完全吻合!”

“我和了尘呼唤他,试图将他从那种状态中唤醒。

但他对我们的声音毫无反应,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自己和那深入骨髓的痛苦与恐惧。

他的眼神涣散,口中反复呢喃着破碎的词句:‘心魔……若水……不是我……不是我……’”

“了尘说,赵怀瑾已深陷恶念业火,心魔炽盛。

攀爬那承载恶念之柱,于他而言无异于火上浇油,顷刻间便会被自身业火烧成灰烬!

唯有此柱,可渡善业恶业无记业,斩断虚妄执着,或有一线生机,助他摆脱心魔,重归清明!”

顾沉舟问道:“了尘大师的意思是,放弃赵怀瑾身上的恶念,放弃他对苏若水的愧疚,放弃他对自身失控的恐惧、甚至放弃他追寻离魂真相的执着。

让他斩断一切,变成一个心如止水、忘却前尘的佛门沙弥?”

了尘沉默地点了点头,眼中悲悯更甚:“阿弥陀佛。

此乃断臂求生。

恶念不除,他永堕无间,形神俱灭只在顷刻。

放下,方得解脱。”

顾沉舟反驳道:“大师欲渡赵怀瑾,以佛门‘放下’之法,斩其恶念,渡他入那所谓的‘净土’。

而我顾沉舟,宁可以手中之剑,背负我的‘恶念’,直面我的业障!

纵是业火焚身,我也要在那承载恶念的石柱之上,寻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答案!

看看这恶念的尽头,究竟是不是万劫不复!”

顾沉舟与了尘产生了分歧。

了尘选择相信石山地狱规则,走放下之途。

既是业力缠魂,自当以佛法断除牵连,放下渡河,方得解脱。

他甚至尝试点化赵怀瑾,诵念经文,以佛光驱散其周身死气,却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

顾沉舟之剑道,讲究一往无前!

心之所向,剑之所指!

牵挂追寻心中之念,无论称之为执念还是牵挂,甚至是贪念,那都是构成道心的基石!

斩断了它们,还是顾沉舟吗?那与这塔底枯坐的空壳又有何异?

“所谓的放下,所谓斩念,根本是对自己道心的背叛!

我顾沉舟,宁可以此身此念为基,背起所有因果业力,硬撼这‘石山地狱’!

一步一印,哪怕是爬,也要爬到更高处!

既然这里号称通向九层地狱核心,那就意味着离真相更近!

赵怀瑾不行,那烂陀寺的和尚走不通的路,未必别人就走不通!”

顾沉舟的声音虽然低沉,却振聋聩,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砸在正阳心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