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黑河市《嫩江市》(2 / 5)
区约70千米,是西部工业与边境贸易重要节点。
(十)临江乡
临江乡位于嫩江市北部,北接孙吴县,东临逊克县,地处讷谟尔河下游,水资源丰富。核心产业为农业与渔业,农业种植大豆、小麦,渔业依托讷谟尔河与小型水库发展,盛产鲫鱼、鲤鱼。标志资源为临江乡渔场(淡水养殖基地,可体验垂钓)与镇内抗联密营遗址(抗战时期游击据点)。交通以县级公路为主,距市区约55千米,适合乡村休闲与红色旅游。
(十一)联兴乡
联兴乡地处嫩江市中东部,东接海江镇,南连长福镇,地势平缓,属农耕区。核心产业为农业,以大豆、玉米种植为主,近年发展万寿菊、向日葵等经济作物,形成“粮经结合”模式。标志资源为联兴乡万寿菊种植基地(夏季花海景观,兼具经济价值)与镇内小型农机合作社(展现农业机械化)。交通依托县级公路,距市区约25千米,往返便利。
(十二)白云乡
白云乡位于嫩江市东北部,东接逊克县,北连临江乡,地处小兴安岭西麓,多山地、丘陵,森林资源丰富。核心产业为林业与农业,林业以木材采伐、林下经济(五味子种植)为主,农业种植大豆、小麦。标志资源为白云乡五味子种植基地(特色中药材产业)与镇内天然林区(适合户外徒步)。交通以县级公路为主,距市区约65千米,生态环境优越。
(十三)塔溪乡
塔溪乡地处嫩江市东部,东接五大连池市,南临海江镇,塔溪河穿境而过,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核心产业为农业与林业,农业种植大豆、小麦,林业侧重天然林保护与林下经济(山野菜、食用菌)。标志资源为塔溪河漂流景区(夏季休闲项目,生态景观优美)与镇内塔溪遗址(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交通依托县级公路,距市区约45千米,是东部生态旅游乡镇。
(十四)长江乡
长江乡位于嫩江市南部,南邻讷河市,西接双山镇,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核心产业为农业,是嫩江市玉米主产区,同时种植大豆、杂豆,农业机械化与规模化程度高。标志资源为长江乡玉米种植示范基地(现代化农耕景观)与镇内小型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交通依托G111国道,距市区约50千米,是南部农产品外运重要节点。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一)历史沿革
嫩江市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属肃慎族活动范围,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定居(塔溪遗址、科洛遗址出土石斧、陶罐等文物)。商周至秦汉时期,先后为东胡、夫余族属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属勿吉族;隋唐时期归入黑水靺鞨,受渤海国管辖;辽金时期属生女真,金代设“嫩江谋克”(军政合一建制),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归入奴儿干都司,设“兀的河卫”;清代属黑龙江将军辖区,康熙年间设“墨尔根副都统”,管辖范围涵盖今嫩江、五大连池、孙吴等地,成为北疆军事重镇;光绪年间,嫩江地区逐步开发,移民增多,农业开始发展。
民国时期,1913年设嫩江县,属黑龙江省;1932年日伪时期,嫩江县属伪满龙江省;1945年解放后,嫩江县属黑龙江省黑河地区;1954年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后,仍属黑龙江省;201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嫩江县,设立县级嫩江市,由黑河市代管,行政区划沿用至今。
(二)文化特色
1.边疆农耕文化:作为黑龙江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农耕文化是核心文化符号,载体包括规模化农场(双山农场、海江镇林场)、农耕文化广场(长福镇、联兴乡)与农业节庆(每年9月“嫩江丰收节”,举办农产品展销、农耕技艺展示),展现现代化农耕与传统农业智慧的结合。
2.少数民族文化:境内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载体为多宝山镇蒙古族风情村(保留蒙古包、那达慕节庆习俗)、达斡尔族传统民居(临江乡部分村落),少数民族服饰制作、马头琴演奏等技艺传承至今,每年夏季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促进多民族文化融合。
3.红色文化:抗战时期为东北抗联活动区域,载体为前进镇抗联遗迹、临江乡密营遗址,现存战壕、宿营坑等遗迹,通过修建小型纪念馆、开展“重走抗联路”活动,传承抗联精神,是当地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阵地。
三、历史人物与遗址
(一)历史人物
1.墨尔根副都统(清代):清代康熙年间设立墨尔根副都统(驻今嫩江镇),历任副都统(如巴尔达齐、玛布岱)负责边疆防务与民族管理,组织修建驿站、开垦农田,推动嫩江地区从军事据点向农业区域发展,奠定当地边疆治理基础。
2.王明贵:东北抗联将领,抗战时期在嫩江地区(前进镇、临江乡)领导游击斗争,组建抗联队伍,利用山地地形开展伏击战,多次打击日伪势力,保护群众安全,其战斗事迹被收录于《东北抗联史》,成为当地红色文化重要象征。
3.张光迪: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独立师师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