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十八年前的往事(1 / 2)
葛春华从屋子里走出来,好奇地问,“那什么是讨债的?上辈子欠人家钱了?”
“差不多,是他某一世的冤亲债主,投生到他家来要债了。”
葛春华眨了下眼,低声笑着问,“那小泽和小荟是哪种?”
“妈!”唐奕泽喊了声,走过去挽住她,“要是讨债和报怨的你还想不要我们了?”
葛春华呵呵笑着,“好奇,随便问问嘛!”
甜宝看一眼唐奕泽,她和他都属于特殊的那一种,完全是罗茵当初硬塞的!
算计好了的!
非要扯上个缘字,那也只能说是合了罗茵的眼缘了。
“小荟也是报恩的,上辈子和你有善缘,这一世才转生到你这里。泽哥是特殊情况,这事就得问罗女士了。”
罗茵赶紧过来将葛春华拉走,“怎么?你对这个儿子不满意?你们可是我给他千挑万选的父母,我闺女未来的婆家……”
两个人有说有笑的进了里屋。
陈壮壮突然从外面跑进来,“宝姐儿,小卖部有你的电话,是杨爷爷打来的!”
甜宝立刻起身穿上羽绒服走出去,到了小卖部拿起电话,“喂,师父,过年好!”
“老徒弟,过年好!还记得当初给你扎纸人的郑师傅吗?”
“记得!”
“当初他同意帮你扎纸人的时候提过一个条件,我同意了,他年轻时候结过一个仇家,如果那个仇家要是来寻仇我要帮他的忙,不来就算了。现在是该兑现承诺的时候了,你去找他吧!”
甜宝挂了电话掐算了一下。
当年她就猜到里面肯定有事,以郑师傅那个避世的状态能答应扎纸人肯定是有条件的,收费也几乎就是个成本,多也多不了哪去。
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
她回到家让陈壮壮回去开面包车。
这两年陈壮壮没少赚钱,家里不但房子修得漂亮,家电一应俱全,车也多,摩托车、拖拉机、面包车都齐活了。
陈壮壮开着车带着甜宝和唐奕泽直奔镇上郑师傅家里。
郑师傅住的还是那个偏僻的老房子,一直没修整过,看着越发的破落。
甜宝推开摇摇欲坠的院门,里面的房门就打开了,出来的是郑师傅的孙子郑平安。
“你们来了?”郑平安把门开的大了一些。
昏暗逼仄的小屋,感觉让人有些窒息。
里屋的炕上,郑师傅闭着眼躺在那里,脸色青灰,旁边坐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有些驼背的老头儿,正是曾经在镇医院停尸房看门的李师傅。
最后一次见大概是四年前,现在看着比那时老了不少,头发几乎全白,背也驼的厉害了。
他身边还站着一个年轻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和郑平安差不多的年纪。
“李师傅过年好!”
甜宝打了个招呼,李师傅“哎”了一声,也说了句“过年好”。
脸上笑得堆起了褶子,但是眼底却没有半点儿欢喜,甚至带着愁苦和无奈。
炕上的郑师傅缓缓睁开眼睛,声音沙哑,“甜宝,你来了?”
“郑师傅,我来了!”甜宝走上前,李师傅把位置让给她,自己坐到一边去。
郑师傅扬了扬手,又无力地垂下,“孩子,不好意思啊,大过年的让你跑一趟……”
“没事,郑师傅,有事您就说吧!”
郑师傅和李师傅的年龄都和杨宗德相仿,按照年龄来说她应该叫爷爷,但是按照辈分就都是师父辈的。
两个老头相互看看,不约而同地叹口气。
李师傅先开的口,“这个事怨我!都是我惹出来的,连累了老郑。”
郑师傅摆摆手,“哪能怨你呢?当时就算是个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不能忍心不管,错的是做坏事的人……怪只怪我我老了,本事也不到家……”
他又叹了口气,“甜宝,我们两个老的你不用管,只要能护住这俩孩子就行。这是老李的孙子叫李兆海,和平安也是发小,从小一起长大的。”
甜宝看了眼李兆海和郑平安,“郑师傅先和我说说是什么事吧!”
“我来说吧!”李师傅先开的口,“有啥漏掉的你再补充。”
“这事得从十八年前说起了……”
两个人相互补充着拼凑出一段往事。
两位老人不是南林镇的本地人,是从辽省那边来的,来这里的目的就是避难。
李师傅曾经是个抬棺匠,郑师傅一直就是做扎纸行当的,都是捞阴门的,也就是做死人生意的。
十八年前,也就是1974年,那时不允许封建迷信活动,老百姓也没啥娱乐活动,连春节都取消了。
村里有丧事也不敢大张旗鼓,两个人赚外快的机会也少了。
刚好医院停尸房缺少看门的,没人愿意干,他就去去了。
郑师傅就找了个纸艺厂的临时工干,负责扎花灯,做手工。
本来日子平淡但也过得去。
变故就在一天俩人闲着没事凑在一起喝酒。
喝酒
↑返回顶部↑